原標題:新增兩個國家級和五個省級濕地公園
海口邁向“濕地城市”
國家林業局日前公布了全國64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名單,我省4個濕地公園試點上榜,其中包括海口五源河濕地公園、海口美舍河濕地公園。同時,我省新批準建立的5個省級濕地公園,全部集中在海口。根據《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全市將全面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和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建設50余個濕地公園和小區,朝著“濕地城市”的目標邁進。
近年來,海口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等理念,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濕地資源不僅得到保護,且面積逐漸擴大,一批濕地公園、保護小區正在興起。
海口眾多的海、河、湖孕育了豐富濕地,全市有濕地資源29093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濕地19200公頃,占全市濕地面積的66.0%;還有人工濕地5193公頃,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2.7%,河流濕地4535公頃,湖泊濕地165公頃。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表明,海口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人工濕地4種濕地類型,其中最為豐富和多樣的是近海與海岸濕地,包括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
生態環境是海口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海口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市域內生態資源的保護,把保護濕地作為生態修復的重要抓手。
2016年12月,我市委托天澤(濕地)保護技術研究院編制《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全面加強海口市濕地資源保護與恢復,重現海口“水城”風貌,打造具有國際示范意義的“濕地之城”。
2017年3月,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通過《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及《海口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建設一批國家、省級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2017年7月3日,《海口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公布并正式實施,理順了濕地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加大了保護修復力度,能夠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更能增強公眾保護意識,推動海口生態文明建設。
為加強技術層面的指導,海口組建了國內知名濕地專家參與的“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同時,逐步完善綜合協調、分部門實施的濕地保護管理體制,建立起以市級濕地保護管理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區級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等為基本構成的濕地保護組織管理體系。中國濕地保護協會理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明祥說,海口的濕地保護成效顯著,相關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在濕地保護過程中,海口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開展濕地的恢復與重建,著力提升濕地生態功能。
作為河流濕地,美舍河滋養著沿途的海口人民。在城市更新中,海口啟動美舍河綜合治理工程,圍繞“生態修復”“服務民生”等核心理念,將水體治理融入生態修復,以水體治理惠及民生,用生態修復進一步激活城市的發展動能,從“本”上治理城市病。而以美舍河綜合治理為代表,海口破解了以前“九龍治水”的生態保護格局,成立市治水辦“一龍治水”,全面構建市、區、鎮(街)三級河長組織體系,并成為全國首批“灣長制”試點城市。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說,海口美舍河治理解決了城市污水這個老大難問題,并改變河道的“三面光”,慢慢把陸地植被與水生植被聯系在一起,對城市的生態和排水都起到積極作用。鳳翔公園的人工濕地是把污水處理和生態系統結合起來的典范,既節約資金,又能夠處理水中污染物,既解決城市治污問題,又美化環境,在全國也不多見,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
作為海口七大水系之一的五源河由五條小溪匯集而成,從永興鎮和石山鎮流經海秀鎮、長流鎮,最后流入瓊州海峽。五源河濕地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充足,森林茂盛,是海口地區除東寨港以外最重要的水鳥棲息地,也是海口城市中稀缺的動物棲息地和植被生境。近年來,海口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啟動實施五源河相關規劃和保護措施,著力改善五源河濕地水質。
記者祝勇 實習生周川潔
(海口網1月11日訊)
?
?
相關鏈接:
人給鳥兒讓路!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引來白鷺無數
直擊美舍河8級梯田濕地:昔日垃圾場 今朝綠濕地
回看美舍河濕地生態修復
為五源河濕地公園添綠 海口秀英長流鎮栽下萬株樹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