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廣西防城港市北部灣港口集裝箱碼頭上等待裝運的集裝箱貨柜。胡雁 攝??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李曉喻)12日公布的2017年中國外貿“成績單”相當亮眼:進出口總額時隔兩年重新站上4萬億美元量級;同比增速達14.2%,創六年新高。
外貿佳績首先得益于大環境。2017年世界經濟并未如人們此前想象的那樣“黑天鵝”亂飛,而是出現了多年少有的全球同步復蘇現象: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都表現不俗,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也一改此前頹勢。受此影響,全球貿易亦普遍回暖。據WTO數據,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70個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合計出口值同比增長9%以上。
中國國內經濟回穩向好也為外貿增添暖意。中國GDP增速現已連續九個季度運行在6.7%-6.9%區間。如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所言,這為進口增長奠定了基礎。
不過,這樣的好成績是否意味著中國貿易已經完全擺脫前幾年的低迷態勢,2018年能否繼續考得“高分”,還有待觀察。
變量之一,在于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走勢。
對世界經濟2018年怎么走,目前樂觀者居多。據世界銀行最新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小幅升至3.1%。但也有學者提醒說,現在還不可高枕無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現在全球貨幣政策正集體轉向,如此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的外溢性對全球復蘇意味著什么,尚未有歷史經驗可借鑒。此外,美國采取加息、縮表、減稅等政策舉措也將對全球經濟和貿易走勢產生不確定性影響。在此情況下,全球貿易復蘇前景仍有不少未知數。
黃頌平也坦言,當前國際環境錯綜復雜,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在全球范圍內仍然較為突出,可能對全球經濟復蘇與金融市場穩定造成沖擊,世界貿易復蘇之路仍將曲折。
“中國外貿增長和全球貿易有很強的相關性,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表示,在全球貿易走勢如何仍有待觀察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回暖的可持續性需“謹慎判斷”。
變量之二,在于美國對華貿易政策。
從啟動極具單邊色彩的301調查,到美國商務部20多年來首次自主對華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美國半年多來頻頻舉起保護主義“大棒”。另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將于近期公布301調查的后續措施,其中可能包括對某些產品征收高額關稅,更加主動發起“雙反”調查等。
多位中國學者認為,盡管中美全面爆發貿易戰不太可能,但考慮到美國貿易政策越發服務于“美國優先”,未來兩國局部貿易摩擦將越來越多,這可能給中國外貿前景蒙上陰影。
不過,2018年中國外貿也有不少“恒量”:國內經濟持續向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上海舉辦,為進一步擴大進口提供了平臺;“一帶一路”建設亦將繼續穩步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將越發密切,這也將助力貿易增長。
黃頌平稱,受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等因素影響,加之2017年基數較大,預計中國外貿維持兩位數較快增長的難度增大,但仍將保持增勢。(完)
?
?
相關鏈接:
浙江女“海歸”從外貿精英轉身土雞養殖“掌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