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貢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種植的高粱 受訪者供圖 攝
中新網長治1月12日電 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潞城樣本”:成員界定簡單股權設置不單一
作者 李庭耀
針對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晰、權責不明確、保護不嚴格等問題,如何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喚醒農村沉睡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成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工作重點。12日,記者從山西長治潞城獲悉,該市作為全國首批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已于2017年底完成改革任務,并打造出以“資產核查清,成員界定簡單,股權設置不單一”為特色的“潞城樣本”。
小天貢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收獲的玉米 受訪者供圖 攝
摸清家底喚醒沉睡資產
潞城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中心主任張李春告訴記者,通過三年的改革,中國首批29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縣(市、區)之一的潞城市已完成全市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
小天貢村是潞城市第一批試點的村子。2016年2月,小天貢村改制完成,447名村民全部參與股權分配,成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東。
“改革就是要清產核資、確認成員身份,折股量化確權到戶,探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張李春說,對村集體各類資產全面清產核資,摸清集體家底,才能有效利用各種資產。村民們成為村集體的股東,對參與集體土地經營管理的積極性也更高,以前沒人過問的荒地也被利用起來。對于沒有能力種地的村民,還可以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
2017年,小天貢村新增流轉土地150畝,籌建了合作社產業發展示范區,引進種植優質品種蔬菜。當年合作社畝均收入3000元,解決勞動力30余人。當年6月26日,潞城市小天貢村發放了山西省第一本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證。
牛云霞是小天貢村的村民,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家里的7畝地種不過來,她就把4畝地流轉該給村里的股份經濟合作社。牛云霞告訴記者,“1畝地一年能從合作社領到700元,4畝地就能領到2800元,還能騰出時間去養老院做飯,一個月能多掙1500元。”
界定簡單方式公平
“有戶有地,正常登記;只占一頭,申請登記;兩頭不占,不予登記;群眾接納,表決登記。”這是潞城市提出的簡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界定口訣。以戶籍關系、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對集體資產積累的貢獻等因素來確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我們認為,股權設置復雜,成員界定就相對簡單;股權設置單一,成員界定就相對復雜。”張李春告訴記者,成員界定因素太多在實際中反而操作不便。潞城市以戶籍和土地為基礎的成員界定方法能簡單明了地確定成員身份。股權設置是計算方法的問題,不存在政策界限,容易操作,哪名成員可以占多少股份,可以用股權設置不單一的方式公平合理地把村集體資產量化到全體成員。
股權設置中,潞城市以成員股為主,集體股為輔,有收入村股權量化到成員,無收入村股權集中到集體。在成員股設置上,以原始老戶股、土地基本股作為保障股,以村齡股、勞齡股作為貢獻股,同時因村而異設置計生獎勵股、扶貧股等兼顧公平。再根據各村村情進行測算,提出合理的股份占比。
選擇權交給農民
對農民來說,土地是“命根子”。潞城市印制《致全體社員的一封信》、《產權制度改革政策解讀》送到農戶手中。就成員界定方式、股權設置方式和股份占比等問題征求農民的意見,保證農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張李春說,“農民從最開始的不太了解,到逐步關心,到后來收到實效,到現在主動維護自己的權益。”
目前,潞城市204個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率達到100%;203個村完成了成員資格界定;200個村完成了清產核資工作;195個村進行了折股量化,編制了集體資產股權臺賬。2017年,潞城市68個集體經濟零收入村中有42個村集體經濟破“零”。
張李春告訴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蕓在實地調研潞城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后評價,潞城市的經驗比較科學,在成員界定和股權設置方面在所有試點范圍內很有特點。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可以產生長期效應,激發了經濟活力,理順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加強了農村的管理,今后的農村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張李春如是說。(完)
?
?
相關鏈接:
警惕保健品亂象向農村滲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