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11時許,長濱路與快速橋交界口,車輛往來有序。此時,一輛大型渣土清運車從工地出口駛上路面,由于輪胎夾縫中夾帶稀泥,路面變得泥濘不堪。當秀英城管開出罰單時,灑水車及片區保潔員迅速到位,利用高壓水槍對路面進行沖洗,不多時,這條“泥路”再次恢復干凈整潔。這是秀英區在城市管理中推行“城管+環衛”執法模式,市容環境聯動協作下工作的一幕。
片區保潔人員及時到點位清潔路面。
城市管理,是件繡花一般的精細活。針腳如何落,線要如何穿行?均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在打造城市環境新面貌過程中,秀英區將城管執法巡查納入日常環衛工作,形成市容環境聯動協作機制,在海口率先成立環衛執法中隊,派駐環衛PPP公司實行24小時值班制,推行“城管+環衛”執法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為市民創造更為舒適的宜居環境。
實處著手 巡管結合快速處置“亂象”
“盡管工程車出路面后,有其公司的灑水車尾隨對路面進行沖洗,但仍對路面造成污染,要對其作出處罰。”秀英區環衛執法中隊中隊長鄭偉介紹,由于工程車輛不按相關規定對輪胎及車身進行沖洗便上馬路,造成輪胎帶泥上路面,致使路面污染,依據《海口市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暫行辦法》之規定,當場處罰1000元。
據悉,秀英區通過數字化城管指揮中心平臺及路面攝像“探頭”共同對路面污染情況進行監管。若發現路面污染及泥頭車,在通知海口玉禾田公司介入清理的同時,由城管執法部門利用網絡對污染源進行追蹤,通過查找車輛對業主進行處罰。做到查處、清掃同步,及時保持路面干凈整潔。
細處著眼 城市管理見真章
“叮咚,叮咚,叮咚”1月13日中午,秀英區城管委微信工作群里依舊很“活躍”。“南海大道與綠色長廊交叉口往東50米有白色泡沫,請玉禾田公司清理”“長彤路上快速路處有垃圾,速處”“濱海大道五源河至西岸公館路面與人行道保潔到位”……
街區道路煥然一新,保持才是根本之道。在海口玉禾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長流片區經理邱秀倫的手機里,有三個工作專用群是必須時刻關注的。“城管與環衛通過‘區城管委工作群’、‘城管+環衛群’、‘長流片區作業群’三個工作專用群加強溝通協作。”邱秀倫介紹,環衛、城管在日常作業和巡查過程中,一旦發現任何污染源,就會通過圖文形式在群內反應,片區城管、環衛及時到位,對違反“門前三包”、亂倒垃圾、渣土車污染路面等環衛類違法行為進行快速反應、快速處置。“城市管理是篇大文章,做得好不好,需見諸細微,細節之處見真章。”鄭偉說。
秀英區推行“城管+環衛+N”執法模式,取得顯著效果。
在探索城市管理新思路中,秀英區以“城管+環衛”執法模式入手,拓寬“城管+環衛+N”巡查模式。推行“城管+環衛+住建”聯合巡查管理模式,共同參與對全區在建工地的日常巡查整治,嚴格查處建筑施工中違法行為。采取“城管+環衛+商務”巡查模式,嚴厲打擊取締市場及周邊的亂擺亂買、占道經營行為,對農貿市場周邊無證經營攤點進行整治。
管理從嚴 精細治理提質增效
組織排查偷倒垃圾重點點位23處;累計依法查處各類違規行為523宗,累計罰款33萬余元;嚴管重罰建筑工地……秀英區“城管+環衛+N”管理模式取得實在效果。
秀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繼續保持“路面巡邏—發現問題—現場執法—前臺共管—后臺分流”銜接運作機制的基礎上,秀英區將在全區范圍推廣網格化管理全覆蓋。由社區居委會牽頭日常執法工作,聯合城管、環衛、住建等部門執法,將日常工作任務和職責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具體人員,實行“五定”制度網格化監管,深入社區開展“家門口服務、零距離執法”,制止各類違法行為于萌芽狀態,改自上而下執法為自下而上聯動,增強網格化管理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記者陳五男 通訊員陳創淼 王巨昌
(海口網1月13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水頭村事”辦事員主動上門服務解民憂獲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