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首次正式推出的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其中,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主建設的344門課程入選,占比70.2%。
1月15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的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據介紹,2012年以來,作為互聯網和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迅速在世界范圍興起,這種新型課程及教學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學校的圍墻,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以美國、英國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大力推進慕課建設,慕課資源競爭日益激烈。
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提出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和課程平臺,以“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為方針,立足自主建設,注重應用共享,加強規范管理,有力推動了中國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
教育部介紹,今次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目的是進一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中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深入發展,推動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變軌超車”,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公平,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慕課這種新型課程與教學模式,應該說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和學校的圍墻,顛覆了傳統大學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方式,真正推動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變革,我們把它叫做一次革命性的變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現在的大學生都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對互聯網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他們習慣和善于用互聯網+的方式學習知識、捕捉信息。因此推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意義是重大的。
據了解,首批入選課程以本科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其中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程,入選的課程質量高、共享范圍廣、應用效果好、示范性強,從整體上代表了當前中國在線開放課程的最高水平。
這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主建設的344門課程入選,占比70.2%。
教育部表示,首批課程堅持“學生受益第一、開放共享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重構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強化線上與線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跨區域、跨學校推動東中西部高校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對于未來的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教育部介紹,到2020年,以國家名義推出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1000個“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進而帶動1萬門慕課和5000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在線運行,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在提高質量和推進公平上取得重大進展。
據介紹,教育部將推出中國慕課標準,推進慕課廣泛應用,加大慕課平臺開放共享力度,把更多高質量的慕課輸送到中西部地區高校。加強師資和技術人員培訓,讓更多教師會建慕課、會用慕課。
此外,教育部將推進慕課學分認定和學分管理制度創新,加大慕課建設對外開放,在慕課建設模式、推廣應用及標準制訂等方面掌握國際話語權,占領新一輪高等教育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完)
?
?
相關鏈接:
城鎮擠、鄉村弱 新一年中國將如何補好教育短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