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獲悉,根據《青海省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發展規劃及行動計劃(2018-2025)》(下稱《規劃》),將實施23個重點項目,助推“絲綢之路青海道”文化交流傳播。
青海是古絲綢之路南線重要通道,歷史上稱之為絲綢之路“青海道”,當絲綢之路北、中道因戰爭而中斷時“青海道”發揮了重要貢獻,此間沿線分布有大量文化遺址,出土了很多漢、唐至明、清的珍貴文物。青海都蘭發現的東羅馬金幣、波斯薩珊朝銀幣、粟特銀器和大量品種眾多的中外絲織品,洋溢著濃郁的異域色彩,對研究中西方交流史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據了解,該《規劃》是青海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指導未來一個時期青海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的行動指南。
《規劃》要求,要以“一核引領,兩區聯動,五帶輻射”為產業空間布局。“一核引領”是指立足西寧市省會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全力打造多元融匯的城市文化品牌,成為青海文化產業發展的高點與核心;“兩區聯動”是指打造河湟文化產業集聚區和昆侖文化產業培育發展區,成為青海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的重要引擎與支撐;“五帶輻射”是指以西寧為中心,四周放射性延伸各州,通過不同主題文化產業帶的建設發展,帶動各地區向周邊省際和絲綢之路沿線拓展,共同促進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的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規劃》表示,將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絲路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青海古代絲綢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路線的現代沿線節點城市和地區,依托極為豐富和極具特色的民族和生態文化資源,發揮民族和諧共融的優勢,著力推動政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融合創新,催生新工藝、新業態、新產品。(完)
?
相關鏈接:
一位高位截癱者的重生:要帶父母走古絲綢之路
西北大學成立絲綢之路考古中心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開幕 “雙龍會”再次上演
男子從德國跑步來中國:用腳丈量“絲綢之路” 穿爛40雙鞋
中波“藝術絲綢之路”舉行?兩國音樂家共譜樂章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