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不斷加強環境執法力度,強化生態環境監管
督企督政并舉守護綠水青山
突擊檢查、調查取證、拆除暗管、罰款、拘留……日前,陵水黎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局查處了一宗生態環境案件,將“浙江博元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鋪設暗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水案”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對該案做出行政處罰,行政拘留其有關負責人孫某超。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環境壓力和公眾的期待,需要嚴懲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對此,我省不斷加強環境執法力度,強化生態環境監管,守護青山綠水。
嚴懲重罰
向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亮劍”
截至去年11月底,出動執法人員6080人次、檢查企業1007家、處罰金額近億元、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3宗……這一組數據,來自于全省各級環境執法機構在“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中依法懲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的統計。
環境質量的改善,污染治理是關鍵。“這意味著,排污企業‘有錢也不能任性’。”省生態環境執法監察總隊有關負責人葉紅春表示。
新《環保法》也為環保執法裝上“鋼牙利齒”。
據了解,2017年6月以來,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牽頭組織各市縣環保部門,持續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重點打擊偷排直排、未批先建、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轉等環境違法行為,查處一批環境違法案件。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在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部分提到,要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明確建立我國的守法體系必須嚴懲重罰,只有在嚴懲重罰之下,環境守法體系才能建立起來。
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開展行動集中查處具有地方產業特色和典型代表意義的環境違法案件以外,我省環保執法部門還持續開展異地執法、冬春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磚瓦行業環保專項行動、納污坑塘排查臺賬和相關整治執法行動等環境監管執法行動,向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亮劍”,形成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不回避問題
動真碰硬把好環境執法關
“增強環境執法監察力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要督促企業、部門單位等主體履行環境責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常態化機制。”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有關負責人說。
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要從源頭上把好生態關,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從環境執法監察角度而言,“把好關”是敢于動真碰硬。
環境治理和保護的“硬”,“硬”在環境執法監察日常工作中,在執法手段和持續監管上做實做細,不回避問題。
據介紹,為糾正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處罰而不執行、執行而不到位等問題,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目前已制訂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方案,對市縣開展“后督察”行動。
按照方案要求,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將集中時間對全省各市縣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的執行情況實施“后督察”,后督察期間將重點加強對掛牌督辦、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等案件的執行情況的督察。
督企并督政
念好生態環境保護“緊箍咒”
環境治理和保護的“硬”,更“硬”在將重心從“排放口”轉移到“決策”,逐步強化生態環境監管格局上。
去年5月,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督查小組連續奔赴東方、昌江、澄邁等市縣,開展環境保護綜合督查反饋。并約談了相關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直指其存在的突出問題,亮出“黃牌”要求整改。
說到底,這是環?!岸秸?。在全面治污的同時,我省并重開展“督企”和“督政”,為生態環境監管格局注入力量和底氣。強調政府的環境責任無疑就抓住了現階段生態環保工作的“牛鼻子”,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毛東利介紹,通過環?!岸秸?,旨在有效推動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履行環保職責、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市縣政府對督察或約談發現的問題,要舉一反三,從源頭上完善防范措施、堵塞漏洞,進一步健全環境保護長效機制,著力提升環境保護工作整體水平。讓“督政”與“督企”二者實現良性互動,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目前,《海南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已印發,按照《細則》,當地黨政領導干部出現失責行為、符合追責情形的必將追責,并且是不論調離、提拔、退休與否,都將終身追責,念好生態環境保護的“緊箍咒”。
?
?
相關鏈接:
31封環保督察意見發出后 引發關注的高層問責開始出現?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