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錢不說,還學到了新的種植技術,這日子過得是越來越紅火了!”這兩天,三亞市育才生態區馬腳村村民董良妹逢人便說起自己的開心事。
原來,董良妹近日領到了自己在馬腳蔬菜基地的592元效益分紅和2280元的勞務工資,“在馬腳蔬菜基地打零工,每天工錢120元,收成后還有分紅,這種好事去哪找?”
三亞市育才生態區馬腳村屬于典型的丘陵山地地貌,由于缺少技術、機械化程度低,農業產業規模難以擴大,農民收入不穩定。2016年,為了深入開展精準扶貧,三亞探索構建科技扶貧“三合一”模式,動員農業科研機構進山村,扶持農民合作社做產業,貧困戶參與既領分紅,又拿工資,還能學技術。
“原先我們馬腳村的農戶都是自己種自家地,不僅效率低,也沒有形成規模。”三亞育才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會長黃文全透露,為此該協會與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在全年蔬菜品種篩選、栽培管理技術、機械化播種采收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邀請馬腳村49戶農戶加盟,以“合作社+科研機構+貧困戶”方式,因地制宜種植空心菜、茄子、豆角等品種的蔬菜,保障三亞常年蔬菜供應。
截至目前,三亞育才生態區馬腳蔬菜基地已種植各類蔬菜168畝,其中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108畝,主要以空心菜和地瓜葉為主打產品,發展馬腳菜、樹仔菜等特色產業;其余60畝則種植其他常年蔬菜葉菜類品種。
在馬腳村打造特色產業過程中,由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租賃和產品產銷合作協議,農戶提供土地和投入勞力作為收入來源,并能在收成后領取分紅;合作社與三亞南繁院合作,采取“產銷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由三亞南繁院負責生產管理,保證農戶收益,確保產業良性循環。
如今,三亞每日消費的空心菜有一半來源于馬腳村,得益于產業發展,村民們也踏上了致富路。
?
?
相關鏈接:
海南兩家銀行15日在海口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