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四川公安“向人民報告”網安專場通報會在省公安廳舉行,會上通報了2017年多起典型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黑客攻擊破壞的案例。
據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副總隊長王志宇通報,2017年度,在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嚴厲打擊非法獲取、販賣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和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從事違法犯罪,重點打擊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行業“內鬼”,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共立案偵辦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類案件201件,抓獲犯罪嫌疑人641人(其中,行業“內鬼”源頭121人),收繳各類公民個人信息數據250余億條。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用于網絡通信詐騙的成都西攀科技公司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以成都市某區移動、電信等運營商“內鬼”為源頭,非法出售全省手機用戶注冊信息的瀘州袁某東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等31起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
在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嚴厲打擊黑客攻擊破壞違法犯罪,重點打擊利用黑客技術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釣魚、網絡盜竊、網絡偷窺隱私、網絡敲詐勒索等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斬斷黑客違法犯罪利益鏈條,取得了豐碩戰果。全省共立案偵辦黑客攻擊破壞類案件86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00人,查扣用于黑客攻擊破壞犯罪的服務器300余臺,繳獲黑客工具1000余套。成功偵破了涼山“1.05”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瀘州“4.04”非法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廣元李某等人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等9起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
據王志宇介紹,下一步,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將加大對侵犯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涉網犯罪、對“方面性”行業“內鬼”等開展偵查打擊;堅持以打促管,及時發現、梳理行業部門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對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打擊,對存在問題的行業部門進行督促整改,對落實《網絡安全法》、《反恐法》等相關法定義務不到位的,堅決予以打擊。
案例1:非法入侵教務系統牟利 男子被移送起訴
2017年5月,成都某高校報案稱,其學校教務系統服務器被人非法入侵,教務系統服務器上用于為學生進行論文認證的“知網論文認證系統”無法正常使用,造成學校內數千學生的論文認證工作無法進行,導致全校數千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畢業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案發后,省、市、區三級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高度重視,抽調精銳警力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
經查,犯罪嫌疑人陳某宇自2015年起就開始掃描該高校教務網服務器,發現服務上有一個可以利用的文件漏洞,通過該漏洞滲透進入服務器,在服務器上非法竊取了“知網認證系統”管理員賬號和密碼,并于2016年5月制作了一個叫“檢測小助手”的程序放在云盤上進行售賣。截至案發,犯罪嫌疑人陳某宇非法獲利人民幣20余萬。目前,現該犯罪嫌疑人陳某已被依法移送起訴。
案例2:編寫黑客工具盜取個人信息等 團伙非法獲利1500余萬元被擋獲
2017年2月,南充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在工作中發現有網民專門編寫黑客工具并通過網盤、網站向他人非法出售。經查,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裴某注冊“武漢森之泰文化信息有限公司”,在武漢租用辦公室,購買大量服務器、電腦,從網上招募曾某文專門從事盜號、出售號碼,招募藺某專門負責服務器搭建、電腦、機房維護,招募張某、曹某清編寫黑客工具,從曹某坡處購買盜號輔助類軟件。裴某團伙先后利用軟件“撞庫”盜取QQ賬號非法獲利1500余萬元。
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查扣服務器14臺,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億余條,收繳黑客攻擊軟件、程序26套,依法關停非法交易黑客攻擊軟件、公民個人信息、虛擬貨幣財產等網絡平臺、即時通訊群組600個。
案例3:通信運營商“內鬼”出售用戶數據 瀘州公安打掉黑色利益鏈
近日,瀘州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在工作發現有運營商“內鬼”非法出售電話機主信息。通過偵查,偵破梳理出一條涉及省內通信運營商“內鬼”為源頭,多級中間商和底層違法犯罪分子相互勾連的黑色利益鏈條。
截至目前,專案組在成都、瀘州等地共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25人(通信運營商部門“內鬼”2人),查獲移動機主信息5800余萬條、聯通機主信息600余萬條、電信機主信息100 余萬條。搗毀非法“掌訊通”平臺一個,打掉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小貸公司8個,并發現運營商存在的大量管理、制度漏洞。
經查,犯罪嫌疑人唐某為某通信運營商外包業務公司技術主管,利用工作便利,將全省機主數據導出,并以8000元一次價格將數據打包販賣他人,并對其數據進行每年收費定期維護更新,這些數據經多級中間商層層轉賣,流入底層違法犯罪分子之手;犯罪嫌疑人彭某為四川成都某區通信運營公司副總經理,為謀取非法利益,利用工作便利,將全省用戶數據導出以5000元的價格出售給成都某短信群發公司,該批用戶數據經多級中間商層層轉賣,流入底層違法犯罪分子之手。
案例4:個人信息被賣 社區服務中心“內鬼”被抓
2017年9月,廣元市旺蒼縣公安局接到轄區居民王某舉報,稱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被買賣。旺蒼縣公安局網安大隊經初查發現,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犯罪嫌疑人黃某先后向20多位網民出售銀行貸款信息、學生信息、車主信息、新生嬰兒信息、樓盤業主信息等公民個人信息。截至目前,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查獲各類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50余萬條,涉及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犯罪嫌疑人黃某供述,其所有的公民個人信息都是從網上以0.1元至2元的價格買入,再以0.5元至5元的進行出售給底層違法犯罪人員,并從中獲利20余萬元。
經專案組民警對犯罪嫌疑人黃某非法持有的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梳理和深挖,查清一個非法買賣成都市新生嬰兒信息的黑色利益鏈條,并成功斬斷。經查,犯罪嫌疑人徐某(成都市某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多次將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成都市的新生嬰兒信息及預產信息從內部系統導出,后出售給犯罪嫌疑人張某寒,張某寒再加價販賣給犯罪嫌疑人王某甜,王某甜通過其男友張某出售給犯罪嫌疑人黃某。
目前,專案組正對該案中涉及的銀行貸款、學生、車主、樓盤業主等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深挖擴線,力爭突出源頭,斬斷鏈條。
?
相關鏈接:
與天涯社區一技術員合謀刪帖獲利 海口一男子被判刑
湖南一社區試點公辦課后學校 解決放學與下班時間沖突
氣溫回升,防流感不可放松!社區醫生教你居家防感冒
聘用社區調解員 海口秀英法院出新招破解執行難
中法合力打造成都國際智慧養老服務示范社區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