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德斌
最近一段時間,部分地方政府承認經濟數據造假,令全國民眾大為驚詫,儼然看到了一幕從未見過的大戲,堪稱奇觀,不免引發網友諸多猜測,下一個又會是誰呢?
而近日,網上出現一篇名為《山東,債務壓城的山東》的文章,作者老蠻羅列出各種經濟數據,并進行分析點評,最后得出“既然山東財政廳都已經承認財政困難了,不妨更進一步,直接承認經濟數據造假吧。”
看到這,大家應該明白了,這是在揭山東省的“短”。作者分明是認為山東省也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且財政困難,已然支撐不下去了,趕緊像遼寧、內蒙古、天津濱海新區學習,坦白承認吧。
真是嚇死寶寶了,山東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多年來穩居全國第三位,經濟增長率并不低,但也不是最高的,難道都是造假弄出來的結果嗎?如果山東省真是依靠造假維持虛幻的繁榮景象,那么后果真是不堪設想了!
真相究竟如何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下吧。
按照老蠻的統計方法,山東財政收支狀況為“國稅收入(含代征關稅)+地稅收入(含非稅收入)—一般預算支出”,由此得出2016年山東財政凈虧64億的結論,更進一步,到了2017年三季度,山東省的財政窟窿暴增到了1027億!如此巨大的虧損步伐,怎能不令人心驚膽戰。
然而,老蠻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國稅收入”不等于“中央收入”,國稅中很多稅種是中央和地方分成的,征收上來的國稅會自然的流到地方財政賬戶上;相應的“地方收入”也不等于“地稅收入”,中間自然含了一部分“國稅收入”。因此“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地方稅收收入+地方非稅收收入+中央地方稅返還和轉移支付”,而老蠻將中央返還轉移支付部分,曲解為地方向中央的“乞討收入”。
可實際上,這是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兩條線的政策所造成的結果。簡單而言,就是中央將各地方上繳的稅收和其它收入匯總,然后按照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預算案,進行下撥和轉移支付。那么中央返還地方的部分,并非老蠻所謂的“乞討收入”,而是正常的財政收支。
之所以這樣做,乃是我國地域遼闊,地方經濟發展差距較大,需要進行一定的平衡,以維持政府部門的正常運轉,及對落后地區的經濟支持。顯然,中央地方稅返還和轉移支付是符合我國目前國情的,不應稱之為“乞討收入”,也不應將其扣掉后計算。
而且,山東省財政廳何時“承認財政困難”了?沒有具體的出處,也沒有具體的時間,不符合新聞事實。顯然這是典型的偷梁換柱,也就是老蠻通過自己的計算方法,得出山東財政所謂“入不敷出”的結論,然后,再按在山東省財政廳的頭上,讓山東省財政廳“承認財政困難”。
至于“山東2017年的政府債務11217億”,這屬于地方債范疇,看似很大,但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并未達到債務危機的地步。現代政府舉債發展經濟,乃是世界各國通行的現象,不能因為負債多,就認為是壞事,關鍵看經濟發展前景,以及地方政府的償還能力。
地方支出大于地方收入,得到中央轉移支付,或者地方政府舉債的方式,并不罕見。只要地方政府是有信譽的,就可以舉債,這和一個人年收入10萬,卻能借債買100萬的房子是一樣的。當然國家對此是有規定的,山東只要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并無不妥。
所以老蠻以自己“獨特”的方法,斷定山東財政困難,也不符合經濟學常識。按此邏輯,美國2016年財政赤字超5000億美元,那豈不得破產了?
而老蠻還提到了企業債問題,“截至2017年三季度,山東的企業債券規模凈縮減了7個億,此前從2014年到2016年,山東的新增企業債券融資規模都在1500億左右。這說明山東省在2017年的金融市場上整體喪失了信用。”
這個結論也令人啼笑皆非。企業債是根據市場經濟運行情況,以及企業自身需求而定,并非任性而為。近年來我國在實施供給側改革、去杠桿等政策,很多國有企業都在淘汰落后過剩產能,降低負債率,山東省也不例外,自然會影響到企業債規模,這是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陣痛,也是刮骨療傷的結果。
企業債規模減少意味著負債率降低,企業財務狀況更加健康,沒有盲目舉債,這是好事啊,怎么認為是壞事呢?
2017年企業債券凈融資4495億元,同比少2.55萬億元,降幅達到85%。全國少了2.55萬億,山東第三季度才少了7個億,這說明山東省企業的信用非常好啊,怎么就得出“山東省在2017年的金融市場上整體喪失了信用”的怪異結論?讓人很是費解啊!
綜述可見,老蠻文章的邏輯也比較“蠻橫”,即便按照他所謂計算的財政收入小于財政支出,如何就能斷定山東經濟數據造假?這就好比單看一個家庭貸款買了房子,就說人家車是偷來的一樣,毫無邏輯可言。
這更像是一個赤裸裸的情緒發泄。它代替了理性的邏輯分析,除了能迷惑、煽動一部分“吃瓜群眾”以外,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什么積極意義?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省、市,乃至于一家企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起伏波動,這是市場經濟規律使然,也跟國家政策、經濟周期、行業興衰等有關系。
遇到挫折需要正視,對于虛假經濟數據也要用力擠壓,但前提是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理論,不能信口開河,隨意歪曲財政政策和事實,更不可以結論為先,再尋找數據去證實,這犯了典型的因果倒置邏輯錯誤。
網友對山東省經濟發展提出批評和建議,都是可以理解的,所謂愛之心切,本意是希望能夠發展更好。但不能用錯誤數據來“抹黑”事實、混淆概念,迷惑眾人,畢竟事實就是事實,容不得摻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