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1月15日一早,派駐山西省太原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組成員,按照環保部前一天晚上發來的任務清單選定目標,驅車奔往目的地。
為了打好藍天保衛戰,從2017年4月起,環保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目前在太原進行強化督查的8名環境執法人員,來自浙江麗水和遼寧大連。根據預測預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月12日至17日將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太原從1月11日起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這期間督查組的重點任務是針對應急響應啟動情況及相關企業單位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現場檢查。
1小時后,督查組趕到太原市清徐縣的迎憲焦化集團有限公司,直奔煙氣排放自動在線監測設施。督查組全面達標監測小組組長周文劍仔細查看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實時監測數據,數據顯示,排放濃度均達到標準。調出儲存的歷史數據,也沒有發現問題。
“在線監測是污染治理的‘眼睛’。”周文劍邊說邊將二氧化硫標準氣體接入在線監測系統,經過比對,證實在線監測設施運行正常。
企業還有一關要過:手工監測。從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抽調的兩名監測人員秦立棟和牛天田,提著設備登上30米高的塔頂。為確保監測數據準確無誤,他們要在高寒處“扛”兩三個小時。最終確認排放達標。
同在清徐縣的晉茂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煤炭洗選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被要求停產。記者隨督查組走進完全封閉、防止揚塵的該公司廠房內。現場表明,公司落實了停產要求。
“不過還要確認企業有沒有晚上偷偷生產。”督查組成員樊斌說。他們隨即調取了企業最近的用電量數據,發現近幾天的日用電量都只有30度左右。“這家企業停產執行到位了。”
督查組的下一個目標有一個特別名稱:熱點網格。這是環保部推廣應用的排查污染先進手段,利用衛星遙感監測和大數據分析,分辨出可能存在問題的地點,篩選出熱點網格。
15日下午,按照手機上熱點網格監控平臺的導航,督查組來到太原市晉源區晉祠路與南環中路交叉路口。“污染源應該就在方圓500米內。”樊斌說。經過四處尋找,在大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的大院內,督查組發現一處“散亂污”小企業,工人們在露天噴漆,揮發性有機物直接排放。
督查組成員朱宇雷立馬通過大氣強化督查移動執法平臺,將發現的問題直接上報環保部,同時責成當地環保部門立即查處。晚上9點,現場反饋那家“散亂污”小企業已被取締清理,督查組核實后將處理結果上報環保部。
直到晚上10點,督查組終于完成當天全部工作。這一天,他們分4路出擊,總共排查了34家企業和點位,發現有5家違反應急預案。
太原市環保局局長竇力奮對記者說,“太原市委、市政府堅持空氣質量改善優先原則,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5日,重污染天氣總共出現7天,同比減少23天,下降77%,而且污染峰值顯著降低”。(記者劉毅 寇江澤)
?
?
相關鏈接:
太原警方“無死角”接受群眾監督 監督員可全程參與執勤執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