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寶安區新型智慧城市治理系統展示
工作人員向媒體團介紹深圳寶安區新型智慧城市治理系統
大數據資源中心業務信息量達195億條,匯聚實時視頻信號超過4萬路,架構4833個工作微網格24小時不間斷運行……展現在記者眼前的一切都來自于寶安區新型智慧城市治理系統,全區554萬常住人口的工作、教育、醫療、文體等民生內容以及政務公開、信訪監督、公共信用等公共管理內容都可以通過該系統一鍵投射到管控指揮中心電子屏幕上,打造了一套集智慧管控、網格化管控、應急指揮、“互聯網+”政務服務、社會信用、公眾信息服務等多方面立體化城市治理方案。1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媒體團一行來到深圳寶安區,實地探訪已經建設發展2年的新型智慧城市治理系統。
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記者團走進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
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
黨的十九大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寶安區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省、市關于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決策部署和要求,以提升民生服務和城市治理能力為核心,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的深度融合,打造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示范先行區。2017年,寶安區新型智慧城市治理經驗被編入中央黨校《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案例》。
記者走進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
記者走進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
??? 大數據資源集成共享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強調,做好政府信息化建設要打破信息壁壘,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數據體系,推動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加快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
寶安區統籌全區信息資源,建成一個大數據中心、一個機房、一張網絡,形成“共享 實用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目前,大數據資源中心已建立4個基礎庫,11個主題庫,整合市、區71個部門659項數據,涵蓋人口、法人、房屋、證照、行政監管、網格管理、信用、政務公開等195億條業務信息,匯聚4萬多路視頻,U-GIS平臺構建86個專業圖層,實現24個系統數據共享,成為寶安區信息智慧城市的核心和大腦。
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觀看監控畫面
寶安區新型智慧城市治理系統展示
應急事件一體化指揮
寶安區整合街道與各部門信息化指揮系統,建成全區統一的中央控制平臺,在1區、10街道和安監、查違、城管、環水等15個重點部門打造“1+10+15”管控指揮體系,中心與分中心按照準軍事化管理,保障臺風防御等應急指揮30余次,處理突發事件67起,成為全市新型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建設的樣板。
依托管控指揮體系支撐,寶安整合全區31個部門的應急指揮資源,打造聯合應急指揮體系,實現應急事件“一體化指揮、多元化聯動、常態化運作”。
記者走進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
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展示
記者走進寶安區海裕社區
“小網格”撬動城市“大治理”寶安創新網格化智慧管理理念,建立1個區級大網格、10個街道中網格、124個社區核心網格、4833個工作微網格,完成“人、格、物、事”落圖落格,實現網格安則社區安、社區安則街道安、街道安則寶安安。
2017年,全區巡查上報12大類155項綜合事件741.29萬宗,已整治辦結732.53萬宗,辦巡比為98.81%,網格化事件辦結率由41%上升為99.44%,處置時間從23.4小時縮短為2小時,處置效率提升91.5%。
記者走進寶安區海裕社區
記者走進寶安區海裕社區
寶安區海裕社區居民健身
人民群眾為本 讓數據跑腿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寶安建立網上辦事大廳、寶安通APP和微信公眾號等便民利民措施,實現100%網上申報、100%網上審批。同時,寶安區建立實時更新的“政務大數據庫”,支撐692分審批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三分之一業務量通過網上辦理,達25.8萬件,共減少群眾跑大廳9萬人次,減少群眾提供紙質材料14.5萬件。
記者采訪寶安區海裕社區居民
記者走進寶安區海裕社區
寶安區海裕社區內家長帶孩子享受陽光
記者走進寶安區海裕社區
為了給市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寶安通”APP整合政務、教育、醫療、文體等16版塊,提供1756項電子化公共服務功能,實現22個區級職能部門、10個街道辦、7個駐區單位的1060項審批事項手機移動辦理,成為黨建+360°服務聯盟、義工、學校等全流程移動電子化管理互動平臺,實現“一機在手,通遍寶安”。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記載鄉情、不忘鄉愁 “僑批檔案”記錄僑胞百年愛國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