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實現真正的脫貧就要先脫掉貧窮的思想,在過去,貧困戶過于依賴政策脫貧,而現在應該改變這種思想,要讓他們主動去脫貧,通過創(chuàng)業(yè),通過自身的努力甩掉貧窮的帽子。在陳冠玉心中產業(yè)扶貧是幫助貧困戶脫貧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很多時候貧困戶不通過自身的努力也是不行的。
從2008年至今陳冠玉不曾拿過一分錢工資,在創(chuàng)辦合作社的前期,陳冠玉也遇到了各種挫折阻力,但從沒有想過放棄。在這位質樸的莊稼漢心中,開工就沒有回頭箭,咬著牙也要把資金互助合作社辦起來,無論如何都要幫助村民脫貧。
“我們想做的就是通過產業(yè)去脫貧,現在不可能全部依靠政策去脫貧,不可能你自己不去努力只依靠政策,只有貧困戶的思想改變了,愿意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脫貧才是真正的脫貧。” 陳冠玉向記者介紹到,在資金互助合作社一個草莓大棚的收益在2萬塊錢左右,一個扶貧戶如果承包一個大棚,一年的純利潤就將近2萬塊錢的收入,這是脫貧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見到陳如芬的時候,她正在草莓大棚里忙活著,對于陳如芬來說,2017年最值得驕傲的應該是大女兒考上了鳳陽中學(鳳陽當地最好的高中)。幾年前,她和自己游手好閑的丈夫離婚后,獨自一人帶著三個孩子,生活異常貧困,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在了解情況之后,陳冠玉讓她來到了資金互助專業(yè)合作社務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