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常抓不懈 鞏固成果
龍華建起長效治理機制呵護綠水青山
▲新風種養合作社在修建的新養豬場。
海口網1月18日消息(記者羅津攝影報道)針對日前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海南省情況反饋會精神,龍華區舉一反三、立行立改,并且常抓不懈、鞏固成果,還建立起長效治理機制呵護綠水青山。此外,該區還成立以區長擔任組長,全區各鎮(街)、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龍華區貫徹落實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列出問題清單。
為確保發現問題切實整改到位,近來,龍華區專題召開區協調聯絡組工作會議,對存在問題逐一研究部署,組織由區案件交辦落實組牽頭成立由區政府督查室、區環保局、區城管局等組成的督查小組,對照反饋的問題進行擴大排查是否存在類似問題,全面查找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存在的其他問題,盡快補齊短板;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保護力度、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等措施,嚴防問題反彈,鞏固督察成果。龍華區還開展定期跟蹤督查和專項督查,對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務的,予以通報、督辦、約談;對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及時不到位,問題仍然突出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以人民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不搞“一刀切”,這是龍華區推動環保督察辦件辦理的理念。龍橋鎮龍洪村委會玉謝村民小組村民共同組建了新風種養合作社,村民們在坡地上建起了養豬場,部分屬于基本農田,養殖了1000多頭豬,部分參股農民為殘疾人、五保戶。后查明該坡地為基本農田,龍橋鎮龍華區政府沒有“一刀切”強制拆除,而是在“情、理、法”之間尋找契合點。制定計劃讓村民一步步搬遷,并將于春節前搬遷完畢。嚴格執法方面,區環保、國土等部門對合作社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在情理方面,幫助合作社另行選址興建搬遷,指導辦理設施農業用地手續,想方設法幫助農戶降低損失。當前新址已著手建設,預計本月底可建成。龍橋鎮人大主席韋榮健告訴記者,“這樣既讓豬場能搬離基本農田,又能減少村民的損失,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其實,不僅是養豬場的搬遷,龍華區為保護生態環境一直在不懈努力。近期,該區組織國土、環保、屬地鎮政府等部門,對轄區44家石材石料加工廠再次全面排查,除1家合規、1家荒廢以外,對其余42家違規加工企業均采取斷水斷電措施,予以關停取締。為做到徹底整改、杜絕反彈,龍華區按照“一案一策”的原則,著手制定拆除計劃,每個違規點位都必須做到對生產線設備拆卸,對設備混凝土基座進行破壞性拆除等,確保加工廠經整改后不再具備違規生產條件。當前各項整改工作正在進行中,大部分已對生產線進行拆除,預計2月底可全部整改完成。
為清理違建的廢品收購站,龍華區展開排查涉及到的違規廢品收購站共34家,發現部分在前期取締后未做到完全清除,僅需一桿秤即可繼續經營,存在容易死灰復燃的問題。對此,該區要求土地所有權人書面承諾不再出租土地做此類經營,并專題研究制定《龍華區城西鎮落實中央環保督察轉辦案件廢品收購站專項集中整治方案》,開展集中拆除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已全部拆除31家,本月內可對場地全部完成清理整改。
為鞏固環保督察成果,龍華區大力推進“12345+網格化”建設,充分利用“實時龍華”城市運行綜合管理聯動中心這一平臺,提升環保投訴件的辦理質量和效率,促進全區生產生活性環保突出問題“及時發現”“快速處理”“高效解決”。同時,探索建立相互協作和聯勤聯動機制,進一步明確區、鎮街、村居三級機構的職能職責,對涉及環保的投訴件進行聯合處置,制定標準化處置流程,細化處置程序、時限、流程和規則,分層級管理,確保問題處置快、實、細。
為保障良好環境能保持和提升,龍華區嚴格落實環保工作“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并研究制定《海口市龍華區畜禽養殖及屠宰污染治理長效機制方案》《海口市龍華區大氣污染整治長效機制方案》《海口市龍華區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長效機制方案》《海口市龍華區土壤污染整治長效機制方案》《海口市龍華區油煙污染專項整治長效機制方案》《海口市龍華區噪聲污染問題整治長效機制方案》六個專項方案,當前已完成并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工作,即將提請區政府審議。
下一步,該區還將組織編制《關于依照法定途徑分類處理環境信訪問題的工作意見》及《水、大氣、噪聲及固體廢棄物部門管理職責分工》等工作規范,整章建制,確保各項環保工作科學有序開展。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舉行“傳統文化——瓊劇進遵譚”首場惠民演出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