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一份來自浙江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的公休假申請函,由臨海市紅十字會傳遞到了浙江省臺州醫院。原來,10年前,該醫院工作人員趙敏芬報名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如今,其造血干細胞與一名2歲的白血病患兒配型成功,按計劃將于1月26日開始進入捐獻流程。
2007年7月30日,剛參加工作不久的趙敏芬因一次街頭與獻血車的偶遇,從此加入了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的行列。
“當時只知道造血干細胞的配型成功率很低,如果能夠配型成功,對患者來說是很幸運的。”因學過護理,在當時才20出頭的趙敏芬的印象中,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挽救他人生命的善舉。
相隔10年,2017年6月8日,趙敏芬接到通知,她與一名患者的造血干細胞初配相合,而后經再動員、高分辨、體檢,最終確定趙敏芬完全符合捐獻要求。在這長達半年的配型過程中,她始終未有絲毫猶豫。
據臨海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有時在多方面原因影響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顧慮,因此,該市紅十字會多次與趙敏芬進行溝通,一再告知她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注意事項。
“我本人對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沒有顧慮的,但父母不了解,擔心會對身體有影響,曾勸我放棄。”趙敏芬認為,配型成功十分不容易,況且已經答應了要捐獻,臨時反悔絕對不行。正如10年前她所想的,她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來挽救這個幸運成功配型的白血病患兒。
成功捐獻后,趙敏芬將成為浙江省第390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臨海市第2位捐獻者。
“這是一場播種大愛、弘揚人道主義的生命接力。在此過程中,我們做好了聯絡、溝通、服務工作,保障愛心接力得以順利實施。”臨海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盧國富表示,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普及和教育,群眾逐步認識到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對身體無危害,志愿捐獻者數量逐年增多。
據統計,臨海市紅十字會自2013年單列以來,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累計入庫216例,2017年新增85例。
據悉,移植捐獻造血干細胞需供受體之間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分型相合,但非血緣間的相合率是萬分之一乃至數百萬分之一。在HLA配型相合的條件下,健康人的10克造血干細胞就能挽救一個患者的生命。造血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復制的能力,捐獻造血干細胞后1-2周內,血液中各種成分即可恢復到原來水平。(完)
?
相關鏈接:
兩次配型成功 武漢2歲白血病男孩盼來“生命火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