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住產業扶貧“牛鼻子”
因地制宜拔“窮根”
脫貧攻堅進行時
用扶貧貸款入股葡萄種植企業,三亞北嶺村18戶貧困戶喜領萬元分紅;參與種植百香果半年時間,臨高多文鎮鳳雅村6戶貧困戶人均分得2000元……新年剛至,我省產業扶貧工作佳音頻傳。
2017年,我省牽緊產業扶貧“牛鼻子”,投入農業特色產業扶貧資金12.42億元,實施項目1360個,在省農業部門指導下,各市縣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扎實推進特色產業精準脫貧工作,筑牢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礎。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完成了脫貧和鞏固提升16.3萬貧困人口的年度目標。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羅擔村黎湊村民小組,漫山遍野的益智已抽出新芽?!暗鹊?月份,又能收獲了。”黎湊村民小組組長王國龍說,正是在政府的指導下,發展林下種益智、發展養蜂等項目,讓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145人中的29戶129人順利脫貧。
省農業廳產業脫貧辦公室主任李蛟進透露,去年,省農業部門整合農業產業發展資金1億元,重點支持5個國定貧困縣及部分市縣建設產業扶貧示范點,發展益智、百香果等28個農業產業扶貧示范項目,共帶動貧困人口1.25萬戶5.87萬人。
從冬季瓜菜、熱帶水果、南藥、花卉、茶葉到肉牛、山羊、桑蠶、家禽……2017年,省農業廳加強扶貧產業規劃,引領各市縣細化年度農業產業扶貧目標和任務,因地制宜選擇3個-5個特色種養業著力發展,全省貧困戶特色產業覆蓋率達到95%以上,有效帶動了村集體收益提升,貧困戶收入增長。
構建多種產業幫扶模式
“公司免費發放種苗,負責收購,每畝保底收入都有4000元?!泵刻?,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村民王梅霞都會到自家的茶樹地里,依照技術人員教授的種植技術,仔細照料紫鵑茶樹。通過實行“公司+農戶+基地+茶科所”模式,該市“妙自然”茶葉公司幫扶60余戶貧困戶種植“紫鵑”,并打造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和旅游觀光、采摘體驗的產業格局。
這是我省圍繞增收致富,創新產業幫扶模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省農業部門鼓勵支持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產業扶貧工作,構建了多種產業幫扶模式,實現了產業扶貧“項目組織化、經營產業化、資金股份化”,以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保障貧困戶的收益。
在萬寧,“第一羊倌”翁賢明受理托管代養133戶貧困戶東山羊530多只,每個養殖周期為貧困戶分紅5700余元,資產收益幫扶模式,解決了貧困戶技術不足的短板,可以獲得穩定收益;在定安,龍湖鎮引入“娘藝巧”酸菜加工企業,帶動貧困戶務工脫貧,園區吸納幫扶模式實現了“一人打工,全家脫貧”的目標……
據悉,2017年,全省參與產業扶貧的農業企業145個,其中龍頭企業28個,農民合作社676個,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達87%。
補短板力促脫貧攻堅
“去年的產業扶貧工作實現了目標任務,成效顯著,但仍存在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技術服務不完全到位、養殖環保壓力比較大等問題?!崩铗赃M表示,我省農業部門將進一步補足短板,推動貧困地區產業持續發展。
下一步,將積極推動特色產業調優增效,重點發展10個種植業、10個養殖業、10個加工業,引導貧困戶種植冬季瓜菜、優質地瓜等高效作物;開展農產品公用品牌創建行動,力爭農產品效益平均提升5%以上。
同時,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創建80個休閑農業示范點,力爭直接帶動3000名貧困戶就業,間接帶動1.2萬名貧困戶生產,使人均增收3000元-4000元。此外,力爭新上10個以上加工項目,吸納貧困人口就業,促進加工業發展。
除此之外,還將深度挖掘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優秀產業扶貧范例,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提升產業扶貧工作水平,促進扶貧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
相關鏈接:
海南打造“三產融合”新業態 扎實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