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成人流感,中青年中招多 大醫院人滿為患,而社區醫院卻少人問津
中青年為啥不去社區醫院
中青年患者還是喜歡去大醫院扎堆問診
資料圖:醫院大廳里,就診人群摩肩接踵。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這個星期,“流感”就診持續爆棚,“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們醫院兒科人次增加了兩倍多,成人呼吸科增加了近兩倍。”杭州市中醫院門辦主任吳彤說。
記者走進杭城大醫院和社區醫院,發現就診冷熱不均。
“門診中很大一部分是普通感冒,沒必要擠大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李亞清有些無奈。
“感冒病人確實不算多,但這并不代表我們沒有診治該病的能力。”杭州紫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羊市街服務站站長李治兵說。
大醫院擠滿了感冒病人,醫生每天高負荷工作,社區醫院具備處置能力,卻鮮有中青年問津,問題出在哪?
寧等二三小時
也不去社區醫院
“來,你也戴一個口罩吧?!痹谡憬∪嗣襻t院呼吸內科門診候診區,志愿者黃大姐給記者遞上了一只口罩,“今天2個小時發了150多只?!?/p>
周四上午10點多,候診區坐滿病人,老年人不到10%,中招的多是中青年。34歲的陳先生是8點半掛的號,排在第145位。此時,他前面還有30位在候診。
“感冒兩天了,今天上午單位沒什么事,就干脆請半天假出來看病?!标愊壬f。
“為什么不選擇去社區醫院呢?”錢報記者問,陳先生愣了一下:“完全沒想過這回事,社區醫院在哪里都不知道?!?/p>
錢報記者隨機問了30位病人同樣的問題,只有4位表示已經去過社區醫院,其他人都是第一時間趕到大醫院的。
這4位病人中,有3位超過60歲,1位是17歲的高三女生。女生爸爸說:“昨天我帶女兒先到社區醫院看的病,但是她發燒38.6℃,醫生說超過38.5℃的要到大醫院看,社區沒有發熱門診?!?/p>
另外的26位對社區醫院的“意見”相對集中:“擔心社區醫生經驗不夠啊?!薄吧鐓^醫院我帶孩子去過,那是注射疫苗的,但感覺環境不太好,設備也比較老,總之就是不放心?!?/p>
吸引年輕人去看病
社區醫院還得下功夫
社區醫院的情況如何呢?
壽先生家住杭州文新街道,他女兒也在這波流感中病倒了。他先給家庭簽約醫生打了電話,因為體溫不高,醫生建議先多喝水觀察,如果體溫持續升高,再去社區醫院就診。有了專業人士的指導,壽先生也就放心讓女兒在家休養了。
文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湯紅玫告訴錢報記者:“我們是杭城少有的開設兒科的社區醫院之一,4位醫生6名護士,兒科門診全年無休。最近流感肆虐,我們的兒科門診也是爆滿,每天接診量在200人次以上。”湯主任坦言,如果能有更多社區醫院開設兒科,估計能減輕大醫院的壓力了。
本周四上午,錢報記者又去杭州紫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羊市街服務站蹲點。站長李治兵與另一位全科醫生坐診,一上午接診69位,只有4位是“上班族”,其余均是退休了的老年人;69位病人中有19人是來看感冒的,其余多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來復診、配藥。
在其他社區醫院采訪時,錢報記者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因為簽約服務的多是老年人,他們已慢慢有了去社區醫院看病的習慣,但中青年人則少有問津。
“在藥品配備上,除了沒有達菲等抗病毒藥外,快克、泰諾等解熱鎮痛藥,魚腥草、清開靈、雙黃連等中成藥都配備齊全,此外有的醫生還會開中藥,以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李治兵醫生說。
該怎么讓年輕人了解社區醫院,并走進社區醫院呢?
對此,杭州紫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峰表示:“我們也已認識到這方面的不足,這幾年來,嘗試到年輕人較多的轄區單位去上門簽約,然后每個月給簽約者發健康提醒短信,但效果不明顯。最近,我們的醫生又與簽約居民互加微信,實時互動,以便讓更多居民了解我們,慢慢培養來社區的就診習慣?!?/p>
?
?
相關鏈接:
國家流感中心:全國流感活動仍處于較高水平
鐘南山:今年3月份可能出現新一波流感
北京市衛計委回應基層醫院建議流感患者轉診
氣溫回升,防流感不可放松!社區醫生教你居家防感冒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