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江面上停泊著漁船,一位村民劃向岸邊。董小迪 攝
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境內的新安江被稱為徽州的母親河,近年來,新安江流域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工作,水域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其中,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更是將一江綠水、兩岸青山與錯落的徽派村落相結合,打造出了一條青山綠水、白墻黑瓦的“新安江山水畫廊”。
歙縣縣委宣傳部部長孫潔表示,自2011年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以來,縣里累計投入試點資金4.8億元,實現了農村保潔、河面打撈、網箱退養、重要河道綜合治理、采砂洗砂治理、重要支流水草治理、入河排放口整治等十個全覆蓋。
現在,沿江而行,看到的不是工廠和規模養殖廠,而是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岸邊竹、水中魚的立體生態格局。“目前,歙縣的森林覆蓋率高達84%,村民家里也是房前有水、房后有山,遠遠看去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畫。”孫潔說。
為了一江清水,歙縣累計清退了新安江干支流的5223只網箱,并針對養戶推出了后續扶持政策與獎懲辦法。孫潔介紹,目前,不少村民從漁業轉為開發鄉村旅游,實現了一、三產業的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歙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它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設立的72個郡縣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縣”。這里不僅是黃山毛峰的產地,也是中國四大枇杷基地之一,其盛產的三潭枇杷源自唐代。
在“新安江山水畫廊”的建設中,歙縣充分利用起了這些優勢,推出了三潭枇杷節、徽州古城民俗文化節等多項活動,突出展示了自身有山、有水、有文化的特色。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村民利用魚鷹捕魚。董小迪 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村民與魚鷹。董小迪 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村民在喂魚鷹。董小迪 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村民表演撒網捕魚。董小迪 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董小迪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沿江是白墻黑瓦的村落。董小迪 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青山綠水間隱匿著白墻黑瓦的徽派建筑。董小迪 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九姓捕魚”農家漁業表演是當地旅游的一項重要節目。董小迪攝
2018年1月19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九姓捕魚”農家漁業表演是當地旅游的一項重要節目。董小迪攝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日子越過越紅火 廣州這個新農村帶群眾脫貧致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