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親善大使、馬來西亞華裔影星楊紫瓊來到云南省楚雄州牟定縣,探訪在當地開展的“中國少數民族青年和女性創業就業發展”項目,欲提高該項目的影響力,營造更好的就業環境。
圖為當地彝族為楊紫瓊送上彝繡紀念品 李進紅 攝
“中國少數民族青年和女性創業就業發展”項目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云南開展的扶貧和青年女性創業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伽藍集團和云南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共同實施,并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共青團組織的全力支持。
自2015年起,該項目計劃在牟定縣連續4年投入項目資金30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實施“美素野生小玫瑰園種植”和“彝族手工藝傳承”兩個子項目,已累計投入善款189.6萬元。
圖為楊紫瓊了解當地彝繡工藝 李進紅 攝
當日,楊紫瓊一行先后來到玫瑰種植基地、牟定縣文化館、臘灣彝繡合作社,參加彝族傳統“瑪咕”舞會等。在玫瑰種植基地里,粉色的玫瑰爭相盛開,楊紫瓊拿起鋤頭和當地婦女共同栽種了數株玫瑰苗,并笑稱“留在這里種花,不走了。”
據介紹,牟定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土壤適宜玫瑰花種植,縣內已有從事玫瑰精油、玫瑰純露等產品生產開發的企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同時,牟定縣彝族刺繡工藝歷史悠久,彝繡品種過百,文化資源豐富。
圖為楊紫瓊種植玫瑰苗 李進紅 攝
目前,“美素野生小玫瑰園種植”項目的種植面積已達55畝,當地欲以基地為推廣平臺,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增加農戶收入,帶動周邊村落的玫瑰種植。
此外,“彝族手工藝傳承”子項目自開展以來,先后注冊成立牟定縣青年彝繡創新協會,舉辦彝繡技能培訓班2期、彝族刺繡創新創業比賽等活動,為當地少數民族女性帶來了良好的創業就業氛圍。
“我們家四代都從事彝族刺繡,以前從來沒有想過,我們能有這么好的發展和平臺。”今年29歲的彝族手工藝傳承項目負責人杰魯依瑪告訴記者,原本她在外地工作,聽母親說彝繡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便回到家鄉,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著家鄉的繡娘將彝繡傳承下去。
“下一步,我們將把傳統元素和現代設計結合起來,研發新型彝繡產品投向市場。”杰魯依瑪自信地說,“我相信彝繡一定能走上更廣闊的舞臺。”
楊紫瓊在此行中收獲頗豐,她告訴記者,“讓我很驚喜的是,當地的少數民族女性得到了很好的尊重,在此基礎上,女性更要尊重自己。”楊紫瓊稱,參加此次活動也是希望呼吁更多人關注少數民族青年女性的就業創業,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完)
?
?
相關鏈接:
政法機關打出系列“組合拳” 營造清朗創新創業法治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