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半個月要么不回復,要么對上傳信息多有挑剔,最后氣不過自己拿手機去修,客服反而讓我給他展示壞屏,售后體驗真心不好。”近日,在成都上班的劉女士在某互聯網保險平臺花了19.9元購買“手機碎屏險”后,幾經周折也沒有獲得保險產品所承諾的理賠,最終無奈放棄。
近年來,各種門類新奇的保險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除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手機碎屏險”“吃貨無憂險”等為滿足多元化風險保障需求的險種外,甚至還出現了如“鹿晗戀愛險”“扶老人被訛險”“忘穿秋褲險”等頗具爭議的奇葩險種。
記者發現,這類保險往往保費較低,一般投保門檻少則幾元多則幾十元,但約定的保額回饋巨大,也因此銷量極佳。但記者多渠道采訪了解后發現,如張女士的體驗一樣,這類保險雖看似有道理,但實際用起來卻多有不便,甚至有的保險就是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平臺發布的虛假保險產品。
“痘痘樂”“丟證樂”“賭它不下雨”“賭你沒上車”……最近,一些互聯網平臺還出現了對賭產品。某保險公司銷售經理張女士表示,市場上的保險產品種類繁多,且很多險種提供定制化“套餐”,微信、支付寶就可以轉賬。但實際上,有些公司并不具備資質開展業務。
此外,按照中國保監會2010年公布實施的《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保險公司推出的所有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需要報中國保監會審批或備案,并非大眾所認為的保險公司可以任意推出、銷售一款保險產品。
例如,近期有互聯網平臺銷售公眾人物“戀愛險”(如“鹿晗戀愛險”),以在一定期限內公眾人物是否保持戀愛關系為賠付條件。對此,保監會近日表態稱,經核實,公眾人物“戀愛險”并非保險產品,不符合《保險法》規定,也不是由保險機構開發和銷售的。
“一些互聯網保險產品的門檻很低,這背后是刻意培養客戶網上購買保險的消費習慣,即‘獲客類’產品。”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他同時表示了擔憂,即如果某些保險公司將客戶隱私數據放在公共“云”服務器上,或是自身信息系統出現維護不當等情況,將導致客戶個人信息泄露。
“當前互聯網保險市場發育還不完善,定制產品、小額保費等投保的低門檻仍是雙刃劍,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應保持理性,注意識別真假保險,選擇合法保險產品,不要被虛假保險產品忽悠。”成都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葉東靈提醒說。(記者李娜)
?
?
相關鏈接:
購買營運保險致網約車成本增加 海口將探討新險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