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月22日電(記者劉宏宇、李雄鷹)歷經多年改革實踐,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以股權確權到戶、三資平臺管理、政經分開等為突破口,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摸索出一條可供借鑒的成熟模式。
確權到戶:發揮“穩壓器”作用
自2015年開始,針對股權頻繁調整引發農村股權爭議矛盾等問題,南海在總結歷史上股權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確權到戶、戶內共享、社內流動、長久不變”的股權改革,倡導戶內股權均等化,明確以戶為單位進行股權登記和股份分紅,進一步明晰了集體產權和股份分配關系,促使農村股權從動態調整型向穩定規范型轉變。
當年年底,退伍軍人楊滿成為南海區九江鎮東風經濟社的一名股東,與持股村民享受同等待遇。楊滿從部隊退伍后,雖然戶口遷回村里了,卻一直沒有分配股權,享受不到社里的分紅和福利,這讓土生土長的他感覺沒有歸屬感。
“根據新政策,現在我們退伍軍人也能購買股份,享受股東同等待遇,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楊滿說。
楊滿是南海區2萬多歷史遺留問題人群出資購股中的一員。
目前,南海區已有1823個集體經濟組織完成股份制章程民主表決,實行該種股權管理模式,完成率為91.24%。
與此同時,南海區以股權確權為契機,在對外嫁女、農轉非、退伍軍人等歷史遺留問題人員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允許歷史遺留問題人群通過一次性出資購股,享受農村股權福利。
南海區城鄉統籌辦公室主任劉錦枌說,“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意義重大,發揮了‘穩壓器’作用,促進了農村居民增收,提高了農村社會保障和救濟能力,穩定了農村發展大局。近年來,南海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保持9%以上的增長率。”
三資管理平臺:“百姓明白了,干部清白了”
最近,南海區丹灶鎮西聯社區黨支部書記徐灶榮非常高興,因為村里的兩個掛牌招標項目收益令人“驚喜”。
一塊地到期招租,原年承包款約4萬元,經到鎮“三資”交易平臺交易,年租金達到82863元,相當于收入翻了一番。
一個是村前道路修復工程,核算造價約77.6萬元,經鎮“三資”交易平臺交易,項目中標價67萬元,相當于核算節省了10多萬元。
南海區位于珠三角腹地,集體資產總量大,社員股東人數規模龐大,監管難度大。為強化集體經濟監管,近年來,南海區率先建立集體資產管理交易、集體經濟財務監管和股權管理交易“三平臺”,創建起“統一平臺、管理動態、交易陽光、監控實時、信息共享”的“三資”管理新模式,確保“三資”管理交易在陽光下運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管理雙贏。
“以前缺乏監管,部分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素質不一,有的急功近利,一上來就想開發大項目,草率做決定,往往造成村集體資產流失。”徐灶榮說,三資平臺的建立,使集體組織的資產在使用程序上做到了公開透明,圍標、串標現象基本消失。
“村民對每一宗資產交易都了如指掌,村民明白了,干部清白了。”南海區桂城街道辦東約經聯社社長曾志榮說:“以前出租土地,就是熟人之間相互告知,最多在居委會門口張貼信息,現在信息上平臺后,關注的人更多,競爭也更加激烈,土地就能真正發揮出市場價值。”
劉錦枌說,三大平臺運行以來,既增強了村干部的民主意識,又保障了社員股東對集體經濟事務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充分調動了廣大社員股東參與監督管理的積極性,集體經濟矛盾紛爭大幅下降。截至目前,全區進入集體資產管理交易中心成交的資產共 77419宗,標的總金額501億元,成交價格比底價提高了17.3%。
政經分開:防止村干部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
自2011年起,南海區實施“政經分離”改革,將村(居)的自治職能、社會管理職能與集體經濟管理職能進行分開。
丹灶鎮西聯社區是第一批試點社區。政經分開主要是將經聯社與村委會分開,兩個機構相互獨立,各司其職。
“向舊體制勇敢開刀。”徐灶榮說,以前書記、主任、社長三個職務一肩挑,書記一人說了算,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難免造成決策上的個人獨斷和不民主。
通過政經分開,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專心發展集體經濟,而黨組織則通過“三平臺”和集體經濟組織監事會對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監管,實現了集體資產“陽光”交易和財務“第三方”監督。
目前,南海全區全部實現政經分開,構建“產權清晰、職責明確、管理規范、發展科學、分配有序”的基層管理新模式,為集體經濟組織走向市場化打下堅實基礎。
南海區里水鎮流潮經聯社社長葉桂才說,政經分開后,經聯社可以一心一意搞經濟發展,增加村集體收入,群眾不滿意可以啟動罷免經聯社社長的程序,社長也不敢亂來。
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說,在“政經分開”的實踐過程中,盡管局部出現了決策效率降低、部分村黨支部書記不愿放棄“經濟權”等新問題,但“政經分開”是大勢所趨。“未來,需要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基層微觀重構,將改革進行到底。”
?
相關鏈接:
佛山一教師出差飛機上改試卷 5小時改完210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