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人去世,傳統觀念認為,葬禮隆重才是兒女孝順的一種表現。而如今,三亞市吉陽區田獨村的這種觀念開始被“撼動”,喪事簡辦、婚事新辦將成為一種文明新風尚。
1月23日,吉陽區田獨村委會率先在全市成立“紅白理事會”,將向不良習俗打響“攻堅戰”。村委會書記蘇運和擲地有聲:“我們要告別‘貴氣新娘’‘豪華葬禮’等不良習氣,形成‘新婚從簡’‘厚養薄葬’等向善之風,文明新風會匯聚成發展的正能量。”
田獨村委會舉行“紅白理事會”揭牌儀式。記者劉麗萍 攝
村民支持:老觀念落后 讓喜事變愁事
最近幾天,田獨村要成立“紅白理事會”的消息不脛而走,村民蒲家勇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孩子結婚,誰都想爭個面子,大操大辦很多時候是迫不得已,如果村干部倡導簡辦,大家也就不愿意打腫臉充胖子了。”
今年55歲的蒲家勇曾被“老觀念”拖累,四年前兒子娶媳婦,全部家當都搭進去了,還欠一屁股債。他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賬,“彩禮錢先不說,單單籌備婚禮、殺雞宰牛、置辦流水席等就花了11萬元。當時場面很熱鬧,吃了110桌,臉上是有光了,但這喜事一辦完,全家都開始發愁了,因為得還錢啊。”
紅事大操大辦,白事也得風光厚葬。這讓不少村民倍感壓力,卻也無可奈何。
村民李慶勇告訴記者,“以前村里老人過世,前前后后要9-12天才能下葬,除了請親朋好友吃飯,還得請吹嗩吶、拉二胡的等等過來熱鬧熱鬧,期間各種活動不斷,至少都得花個五萬。這對很多人來說,真的是辛辛苦苦一年全沒了。”
‘紅白理事會’的成員是在村兩委班子中產業,也邀請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加入。記者劉麗萍 攝
23日下午,田獨村委會舉行“紅白理事會”揭牌儀式,63歲的唐耀方豎起了大拇指。他認為,成立紅白理事會就是倡導移風易俗,他覺得特別好,打破陋習、弘揚良好鄉風民風,才能構建民風淳美的和諧家園,遏制婚喪喜慶鋪張浪費、炫富斗富、盲目攀比等不正之風。
移風易俗潤心田 將寫進村規村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推進移風易俗是三亞踐行社會文明大行動的重要一步。三亞市文明辦副主任王學章表示,“打破陋習,看說起容易,但實施起來也有很多難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將文明新風宣傳深入人心,我們還得下大功夫。”
田獨村委會書記蘇運和介紹,‘紅白理事會’的成員是在村兩委班子中產生,也邀請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加入,我們希望倡導“哀事從簡”“婚事剎住大操大辦”的好習慣。現在各項條約正在征集、商討中,待完善后將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這些條約將寫進村規村約,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勤儉節約、文明向上的鄉村氛圍。
三亞市吉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令輝表示,推進移風易俗,才能助推鄉村振興。吉陽區還將在大茅村委會、安羅村委會成立“紅白理事會”,將移風易俗跟鄉村建設齊抓共管,有效實現移風易俗與美麗鄉村建設同頻共振、共建共享,讓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統統“美起來”。
據悉,今年六月份以后,‘紅白理事會’將在三亞各行政村鋪開,全面推進文明鄉風的建設。
?
相關鏈接:
三亞海棠區首屆美麗鄉村旅游文化節順利閉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