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大洲往返五萬公里 南美務工重傷的農民工兄弟抵達十堰
央廣網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程識行楊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電影《戰狼》的熱映讓一句話深入人心:無論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樣的危險,請你記住,你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而很多時候,構成我們每一個個體心目中“祖國”概念的往往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是危難之際素不相識的同胞伸出的援手。
1月22號下午3點40分,一架直升飛機降落在湖北醫藥學院體育場。歷經90多個小時輾轉,在南美洲玻利維亞受傷的農民工熊富興安全抵達十堰。去年11月1號,他在玻利維亞務工時不幸受傷情況危重,十堰太和醫院醫生魯軍體奉命接他回家。18號下午,魯軍體一行出發,穿越南美洲、歐洲和亞洲,在10多位素不相識海外華人的幫助下,21號到達上海。截至今天,傷員生命體征平穩,正在重癥醫學科接受治療。熊富興的生命之火經歷了怎樣的愛心傳遞?
22號下午1:25,一架橙紅色的醫療救援直升機,從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起飛,穿破云層,向著500公里外的湖北十堰緊急飛去。
直升機里運送的傷員名叫熊富興,50歲。去年11月,熊富興在南美洲內陸國家玻利維亞務工時,被重物砸中頭部,并且從平臺跌落,身受重傷。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在完成了初步手術后,熊富興依然處于昏迷狀態。
去年12月,家屬請求回國治療。離熊富興老家陜西白河最近的三級甲等醫院、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派出神經外科專家魯軍體,遠赴2萬5千公里外的玻利維亞護送他回國。
魯軍體: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事情很困難,確實路程比較遠,時間比較長,病情也比較重,路上可能就得孤軍奮戰了。
今年1月13號,魯軍體從湖北十堰出發,途經武漢、上海,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厄瓜多爾基多、秘魯利馬,在16號到達2萬5千公里外的玻利維亞,直奔熊富興所在的醫院。
魯軍體:我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的,因為第一,這個病人我和當地的醫生和看護人員進行了交流,比較了解;第二方面,醫院給了我強有力的后援,除了醫療技術上的支持,還給我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當地時間1月18號下午6點多,魯軍體醫生帶著傷員熊富興,在2名工友的陪同下,在外交機構和各地華人的協助下,從玻利維亞當地機場出發,搭乘民航客機,在當晚10點多抵達位于南美洲的秘魯;由于突然遇到暴風天氣,行程延遲了一天,21號凌晨,他們轉機到達歐洲西北部國家荷蘭,再轉機飛回上海;22號零點,他們搭乘救護車從上海趕到了武漢同濟醫院。這一路上,魯軍體一直在監測熊富興的身體狀況,2個小時喂一次流質,8個小時打一次抗生素和喂一次藥,12個小時注射一次預防血栓藥物,還要按時給他的呼吸道做濕化、霧化、抽吸痰液,不時更換引流袋、紙尿褲。
22號一大早,全國直升機救援平臺——金匯通航派出了位于湖北宜昌、仙桃的兩架醫療直升機備勤,“雙保險”負責這次跨國救援的最后一棒——也就是從武漢飛赴十堰。
金匯通航華中區運行總經理吳方軍:最后一棒全國都在看著我們,而且這個任務很重要,整個機組也是頂著很大的壓力。經驗很豐富的老機長在天氣并不是特別理想的情況下,決定實施這個任務。
由于天氣原因,武漢上空能見度較差,直到22號中午,直升機才擁有起飛條件。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飛行,下午3:38,直升機順利抵達十堰,在醫院附近、由足球場臨時改造的停機坪備降,持續了80個小時的緊急救護順利完成。魯軍體在朋友圈里寫下:“同胞有難,雖遠必救,再難必援。”到23號中午記者發稿時,傷員生命體征平穩,正在重癥醫學科接受治療。
吳方軍:作為一個我們中國的平民,不管是身在異鄉,不管有多遠,遇到困難都能夠得到國內強有力的救助,也是很自豪的!
?
?
相關鏈接:
農民工在國外身受重傷 中國醫生橫跨五國為其救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