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旬,視力依然1.5
身懷獨門絕技,這位殷師傅有雙“鷹之眼”
本報記者 楊靜
“你看我的視力,到現在還是1.5,不老花,遠處墻上那些小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和練鷹爪功是分不開的。”在新華坊社區服務中心的會議室里,記者采訪了我省鷹爪功的掌門人殷祖炎,過了年就要89歲,依舊耳聰目明,說話思路非常清晰,“不久前,‘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在北京進行了頒獎,講述杭州各類匠人故事的作品《一匠一心》獲得了特別獎,作為其中人物我在會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習武故事。”
浙江唯一的鷹爪功傳人
曾和李連杰切磋功夫
殷祖炎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體育項目“鷹爪功”繼承人。鷹爪功相傳為南宋岳飛所創。當時金兵善于騎馬摔跤,而漢人只會散打。趙構建立南宋王朝以后,岳飛為了對抗金兵,發明了這套以擒拿格斗為主的功夫,又叫岳氏鷹手。南宋王朝滅亡后,元朝政府不允許老百姓練拳,但流散各地的岳家軍后人還是悄悄把這套功夫傳承了下來。
因為祖父和父親都是鷹爪功好手,殷老師從小就耳濡目染。后來隨父親去上海住過一段時間,又得到“鷹爪王”陳子正弟子李佩弦的真傳,如今是浙江唯一的鷹爪功傳人。
手指一用力,五指第一節便蜷曲成鉤狀,像極了老鷹的爪子。殷祖炎回憶以前學這門功夫時,除了苦練基本功,還會經常跑動物園去觀察老鷹。“它能從這么高的空中撲下來捕捉到其他動物,很重要原因是迅雷不及掩耳的‘快’,讓人防不勝防。練鷹爪功同樣如此,講究眼快、手快、心快、意快、腿快。”
在殷祖炎家里,還保存著當年他和李連杰的合影。“那是1982年電影《少林寺》大熱的時候。李連杰和劇組到杭州做宣傳,跟我請教了鷹爪功的一些招式,說以后拍電影要用到。”
西湖邊教了幾十年
洋徒弟比本土徒弟還要多
身懷獨門功夫的殷祖炎年輕時在單位里很出名。不過很多人往往叫不出他的名字,見面直接稱呼他“鷹師傅”。而從單位退休后,殷祖炎長年在晨練點上從事鷹爪功的教學推廣。
作為國粹,傳統武術很受老外的喜愛,尤其是那些來杭州學中醫的,每次都是一個班接一個班地教。因此,他的洋徒弟比本土徒弟還要多。
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叫馬克的英國留學生和他妻子慕名一起來拜師學藝。馬克當時44歲,兩人結婚后一直沒有孩子,英國的醫生說他的妻子比較難生育。沒想到的是,他們練了一段時間鷹爪功,不僅體重輕了不少,他的妻子還懷上了寶寶。“估計原來可能是氣血不通順吧。”殷老師解釋道。
第二年,升級當爸爸的馬克一家三口特地來杭謝師,并表示中國功夫會成為他們一輩子的愛好,以后也會讓更多人去了解、體會它的好處和魅力。
創編益視操健耳操
教人如何“耳聰目明”
如今,年近九旬的殷老師依舊有點忙。以前是忙著教別人學功夫,現在是忙著教人如何做到“耳聰目明”。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喜歡鉆研的殷祖炎發現社會在不斷進步,但是戴眼鏡的人卻越來越多,尤其是學生。而傳統的鷹爪功里就有專門的“練眼”訓練,于是便先后創編了“鷹爪益視操”和“鷹爪健耳操”,主要通過穴位的按摩,來提高視力和聽力。
“這些操都已申請了國家專利。讓我沒想到的是,進入互聯網時代,手機和電腦的快速普及,除了便利,長時間使用也給視力和聽力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小孩子中近視多,大人的視力也下降得快。”平時,不僅僅杭州,外地也有不少學校和社區邀請殷祖炎去講課,內容就是傳授益視操,“我給大家的建議是除了做操,一定要多看看綠色和遠處”。
進入2018年,殷老師的新年愿景是希望出一本這方面的書,“目前在著手準備資料,讓傳統文化服務當今,讓更多人受益。”
?
相關鏈接:
浙江嵊泗“海上音樂會”:為“漂泊”船員送溫暖
浙江仿商周原始瓷技術獲國家專利 打造古陶歷史名片
浙江發布全國首部省級健康產業藍皮書
浙江衛視小年夜春晚聯手《捉妖記2》 白百何井柏然帶胡巴加盟
“有力之手”助推“一路領跑”——浙江農民收入連續33年領先全國省區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