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包括對高質量金融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金融體系不斷完善,但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金融投資需求與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不平衡。我國已總體上實現小康,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富裕起來后,對投資、理財、資管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有了更多需求,而不是僅僅滿足于銀行儲蓄。但目前我國金融市場能夠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種類偏少、結構不合理、質量良莠不齊,還不能滿足人民對多元化、高質量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這也導致非法集資等現象頻發,不僅擾亂金融秩序,而且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二是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不平衡。近年來,我國融資結構有所優化,但直接融資占比仍然偏低,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占主導地位。間接融資要通過銀行等媒介,存在信息不對稱及交易成本高等問題。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難以滿足經濟動能轉換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還是造成實體經濟高杠桿的原因之一。
三是金融市場開放與實體經濟開放不平衡。我國金融市場開放明顯滯后于實體經濟開放,難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我國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市場配置和整合資源。只有不斷提高金融開放水平,才能為企業在海外進行并購重組、投融資等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各類金融市場發展不平衡。例如,債券市場內的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存在分割,前者的規模和影響力遠大于后者;股票市場的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發展不平衡,場外市場發展不充分。
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領域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解決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緊緊圍繞這些任務展開和推進。具體來說,需要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深化金融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人民對更高層次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提供更加多元、更加規范、更高質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市場發展應注重與科技創新融合,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改善金融服務的結構和效率。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逐步改善融資結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應穩步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比重,拓展多層次、多元化、互補型股權融資渠道;積極發展債券市場,擴大債券市場的品種和規模,增強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改善間接融資結構,推動國有大銀行戰略轉型,發展中小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
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堅持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針,穩步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合理安排開放順序。繼續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開放要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能力,助力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
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是解決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在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統一領導下,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健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干預機制,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監管和互聯互通。
?
相關鏈接:
印度專家:亞投行助推亞洲基建發展提升金融話語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