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黎族自治縣阜龍鄉可任村委會白準村,這座“掩藏”在山區腹地的村莊從遠處望去時若隱若現,云霧繚繞。走進村時,村口有5只栩栩如生的卡通松鼠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草坪上6頭大小不一、憨態可掬的卡通黑豬引人捧腹。行走在村里,參天古樹透射下光影斑駁,新鮮空氣沁人心脾,此時又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曾幾何時,這里還是一座停留在在建階段許久的“半拉子”村莊。如今卻搖身一變,不僅將周遭自然風景融入到村莊建設中,還挖掘出村子的“紅色基因”,結合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起了紅色旅游和民宿開發。
昔日窮山村迎來了新變化。
“這是我見過的鄉村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從沈陽飛來白沙過冬的“候鳥”老人蔣女士這樣評價白準村。在她眼里,村子道路兩旁墻面上的紅軍浮雕、隨處可見的生產隊元素,無不觸動著蔣女士這輩人內心的回憶。“這是軍民魚水情!”說完蔣女士在村里拉著老伙伴們合影,順道一起聊聊屬于他們的紅色記憶。
白準村能吸引蔣女士這樣的“候鳥”老人前來游覽,既得益于村莊的自然環境,同時也得益于區位優勢。據了解,白準村距離阜龍鄉鎮墟僅3公里路程,對于居住在此的“候鳥人群”來說是休閑放松的好去處,而距離315省道僅6公里的路程,也方便白準村日后在萬洋高速建設中無縫銜接上出入白沙的快速通道。
既然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區位優勢,為何白準村卻發展不起來?“以前村里主要以橡膠、水稻、經濟林等為主要產業,不僅方式單一,近幾年膠價的波動更是讓村民們的收入進一步減少,貧困人口脫貧難。”可任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志愷說,白準村全村共有77戶農戶332人,但在去年,貧困戶仍有38戶168人。
蒙蒙細雨中的白沙白準村。記者 蘇曉杰 攝
隨著白沙不斷深入脫貧攻堅的工作,在當地政府和省委統戰部等幫扶單位的積極引導下,白準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南藥、檳榔、益智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同時將養豬、養羊等養殖業引入,做大了村里的扶貧產業。
同時為進一步幫助白準村群眾擺脫貧困現狀,白沙在去年將白準村定位為阜龍鄉“美麗鄉村”建設村莊。在全面完成“五網”建設的基礎上,再投入資金698萬元,就該村房屋外立面、鄉村綠化、基礎文化設施等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如今隨著各項工作的全面完成,白準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敢想象原來貧困落后的白準,現在竟然變得這么漂亮,我們也順利脫貧了!”白準村村民符有耀感慨良多。看著村里一排排充滿民族元素的房屋整齊劃一,村道兩旁還有匠心獨具的浮雕,加之新房外墻上逼真的3D立體墻畫等獨特的文化景觀,讓白準村不僅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景觀也隨處可見。
當群眾脫貧了、鄉村變美了,如何才能讓當地群眾在享受美麗風光的同時迎來可持續發展,給群眾帶來經濟效益?白沙給出的答案是引入企業,開發民宿旅游。
2017年,阜龍鄉通過積極探索、結合地方實際引進了“百企幫百村”企業之一的中合集團,以民宿建設為基點,打造出白準村“圣噠噠”民宿,大力推進了阜龍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也幫助群眾開拓了脫貧致富路。
截至目前,白準村“圣噠噠”民宿一期改造升級工作已經全面完成,利用3戶貧困戶的閑置房屋打造出了10間深具黎族特色的民宿,外部環境、空間布局到文化元素植入、鄉村生活體現、配套設施打造,均采用高標準打造。
“企業還提前向我們支付了未來3年的房屋租金,我們也可以拿著這筆錢發展更多的產業了。”已經享受到民宿發展成效的白準村民符錫茂說,這樣多方受益的模式,他期待著繼續在村里推廣開來。
據悉,已經裝修完畢的“圣噠噠”民宿一期將會在今年春節前正式開業,屆時農戶們不僅可以享受到發展民宿帶來的固定房屋租金,而中合集團今后將拿出民宿經營盈利的10%,對農戶進行分紅。“‘圣噠噠’在黎族方言里是好極了、棒極了的意思,取這個名字,我們既希望游客們能在白準村收獲棒極了的旅游體驗,也希望白準村取得好極了的發展。”中合集團常務副總裁劉旦華笑道,集團還將在經營民宿的同時,優先保證本地農戶的就業需求,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游飯。”。
劉旦華同時表示,今年白準村的“圣噠噠”民宿還將利用更多村里的閑置住房投入特色民宿建設中來,并在白準村打造127畝“圣噠噠”花海,引進田園風光、鄉村體驗、農耕體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旅游居住感受特色民宿建設,推動當地旅游市場發展,讓更多群眾吃上旅游飯,共同脫貧致富。
?
?
相關鏈接:
陵水大里發展鄉村游產業 21間民宿已被預訂到2月9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