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一票否決還要有“續集”(行與思)
申國華
日前陜西省出臺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學術造假實行“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
這樣的消息令人歡欣鼓舞。但“一票否決”之后,還要有“續集”,要“拔出蘿卜帶出泥”,才能還學術界一片清朗的天空。
近年來,一些地方陸續出現論文造假、學歷造假等現象,甚至少數專門販賣論文的代理機構還異常紅火……所有這些,都嚴重玷污了學術的圣潔。究其原因,既有導向問題,也有審核把關不嚴的問題。特別是有的地方不分行業特點,把學歷、資歷、論文等標準量化為職稱評定的“硬杠杠”。唯論文、唯資歷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逼著專業技術人員在評職稱上動“歪腦筋”。
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很有必要,但不能僅僅止于“一票否決”,還要有“續集”。“一票否決”的目的是鏟除學術造假的土壤,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而審核把關往往屬于事后監督。如何把“亡羊補牢”變成“未雨綢繆”?這就需要健全完善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力,挖出學術造假的根源,依法斬斷利益鏈條,形成強大震懾。否則,僅僅止于“一票否決”,很可能“摁下葫蘆浮起瓢”。因為職稱評定對“靠技術吃飯”的人來說不僅涉及個人的收入和晉升,也被看做是評價個人業務水平和貢獻的一把標尺,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容易令人鋌而走險。
學術造假很難單獨完成,往往有一些“共犯”。如若止于“一票否決”,這些“共犯”還很有可能為了經濟利益,轉向其他目標。因此必須嚴肅查處“共犯”,給學術造假來個釜底抽薪、斬草除根,還學術界一片凈土,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
?
?
相關鏈接:
武大擬邀3名校外院士參與學術“造假”事件調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