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甘肅省政協委員、蘭州交通大學光電智能重點實驗室主任逯邁在甘肅“兩會”期間提出,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資源環境約束等挑戰嚴峻,如果將人工智能在醫療、養老等領域廣泛應用,將極大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根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失能老人將達到4200萬,80歲以上高齡老人將達到2900萬,而60歲以上的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將達到1.18億。2016年國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約5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7.7萬億元。
逯邁介紹,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及各種疾病患病率上升,我國的醫療支出近年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2年至2016年,我國的醫療支出總額由2.8萬億元增至4.6萬億元,到2020年,醫療支出預計將增至6.7萬億元。據此估計,到2020年前后,每年用于醫療與養老的支出費用將達到14萬億元左右。因此,在醫療與養老方面的任何技術進步就意味著節約大量的社會財富。
“在智能醫療與智能養老應用方面,國內外已取得重要進展。”逯邁說,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相繼研發的陪護機器人已具備語音識別功能,可以有效解決高齡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防護等現實問題,也成為解決幾千萬失能老人所需陪護人員嚴重不足這一社會問題的根本途徑。國內外競相研發的柔性可穿戴醫療檢測設備,將醫療監測系統集成化、小型化,通過服裝及其附件依附在人體上,既能實現穿戴物品的日常使用功能,又能實現實時監測人體生理信號。
民革甘肅省委員會也將關注點放在“老有善養”上,呼吁盡快推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目前,甘肅省養老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總量不大、投入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大多數養老機構規模較小、設施陳舊、功能單一,社會參與程度較低,特別是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尚處于試點階段。
以蘭州為例,目前老齡化程度已達到17%以上,60多萬老年人只有床位4000張左右,而用于醫療的床位不足2000張,養老機構發展與老年人規模完全不成比例。
民革甘肅省委員會建議,政府主導完善體制機制,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同時搭建平臺,實現醫療和人才資源共享。
逯邁認為,應加快培養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醫療與養老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醫療與養老產業創新企業。(完)
?
相關鏈接:
甘肅: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13.1個月
甘肅:2018年深入推進國企改革 推動國企戰略性重組
甘肅:首列中新南向通道國際回程班列成功發運
甘肅披露祁連山生態整改:退出礦權 核心區遷居民
甘肅市縣公共資源交易將納入統一平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