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曾鼐)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進入倒計時,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全面提速。記者從進行中的北京市“兩會”上獲悉,北京冬奧會新建競賽場館將在2019年底全面建成,京冀路網也將進一步優化;冬奧會期間,還將搭建一條“空中生命線”,方便救治急危重癥患者。
資料圖:國家速滑館建筑模型。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場館建設今年全面提速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集中力量籌辦好冬奧會、冬殘奧會。
場館何時建好?設計風格如何體現中國風格?……連日來,在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延慶代表團的小組審議中,代表們頻頻發問,“冬奧”成為熱詞。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在參加延慶團小組審議時稱,今年起,場館建設節奏將全面提速。
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部常務副部長劉玉民也透露,2022年北京冬奧會共有26個場館,其中新建場館11個;新建競賽場館今年均將進入施工建設階段,所有場館將在2019年底全面建成。
記者從北京市延慶區獲悉,作為三大賽區之一,延慶共有2個競賽場館,分別是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3個非競賽場館,延慶冬奧村、山地媒體中心、頒獎廣場。今年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將完成60%、雪車雪橇中心完成賽道U型槽結構施工、冬奧村和山地媒體中心結構施工完成50%。預計到2019年底,延慶將基本完成冬奧會有關建設任務。
張建東表示,將使各個場館與當地歷史文化有機結合、與山林自然風貌相協調,突出中國元素。延慶區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延慶賽區場地將設計大眾滑雪賽道,未來向普通游客開放,注重場館的賽后利用。
優化京冀路網、搭建“空中生命線”
一系列冬奧會、冬殘奧會服務保障配套工作也在穩步推進。記者近日從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路政局延慶公路分局獲悉,作為冬奧會、世園會保障項目的昌赤路(王家山-白河堡段)、百康路、延農路、東姜路已開工建設。以上道路將與延崇高速、興延高速等道路共同構成通向場館的道路骨架,方便快速抵達場館。
昌赤路是與河北省京北公路共同構成冬奧會的備選通道。新建的昌赤路起點為延慶區永寧鎮王家山村西,終點為市界,全長約21.5公里。昌赤路建成后,將與京北公路串聯起京冀兩地四個區縣、十余個鄉鎮,新線與舊線相比,道路里程縮短約12公里,通達時間可縮短約半個小時。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還將搭建一條“空中生命線”。記者從北京市“兩會”上了解到,延慶區和北京市急救中心120共同開展了醫務人員空中救援演練,將實現直升機、救護車與延慶區醫院急救綠色通道的無縫鏈接,可及時轉運、搶救、治療因公路交通阻塞、交通管制等原因無法到達的傷病員,將縮短賽時急危重癥患者院前救治時間。
冰雪進校園 掀起全民冰雪熱
近年來,北京掀起了一股冰雪熱,冰雪進校園成為特色。提起學校的自建冰場,延慶太平莊中心小學校長丁建培打開了話匣子。
丁建培介紹,政府投入80萬元專項資金,建立了簡易滑冰場、冰鞋器材室、休息室,冰場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延慶區教委投資15萬元為學校師生聘請專業教練、購買了200雙冰鞋以及比賽服裝等配套用品學校。
他說,為了更好普及冰上運動,學校共享了冰場資源,也帶動了周邊的康莊小學、下屯小學等開展冰上項目。
據悉,延慶區目前共有一萬名學生學習了滑雪技能,上千名學生掌握了滑冰技能,僅2017年冬季,就有11所學校和幼兒園自己建設了簡易冰場,多所學校成立青少年冰雪隊(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