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廖-大茅騎行綠道位于三亞市吉陽區G224國道西側,串聯了兩個美麗鄉村——中廖村和大茅村。記者劉麗萍 攝
“騎行綠道”吸引不少騎行愛好者到此一游。記者劉麗萍 攝
一輛單車,一群好友,一片藍天,待山花爛漫一起騎行鄉村阡陌……對于三亞的市民游客來說,這樣的“詩和遠方”并不遙遠。
日前,吉陽區中廖-大茅“騎行綠道”揭開神秘面紗,正式對外開放,全長12公里,依山傍水、瓜果飄香,被譽為“高顏值”的田園騎行道。1月30日,南海網記者走訪發現,“騎行綠道”吸引不少騎行愛好者到此一游,大家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擁抱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三亞美麗鄉村建設的決心和活力。
一路風光一路歌 騎樂無窮悠享幸福
早上7時30分,今年68歲的“候鳥”王建新已經穿上專業騎行服出門了,跟“騎友”王長貴、陳晨等匯合后,跨上單車直奔中廖村,他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大茅村三濃水庫。
進入中廖村,便到達中廖-大茅“騎行綠道”的起點,綠色瀝青鋪就的騎行道色彩鮮艷,從高處俯瞰,宛若一條綠色綢帶蜿蜒在青山綠水間。一路向前,途徑里二、里一、下塘、上塘、下鹿、上鹿、下半嶺、下半嶺村等數十個自然村落,椰林蔥翠、田園芬芳、芒果飄香、菠蘿蜜掛滿枝干,好一派鄉村郊野風光。
愛好騎行的市民看到美景,忍不住下車拍照留影。記者劉麗萍 攝
“太美了。以前我們都是在三亞灣、大東海等地騎行,碧海藍天已經很美了。前幾天聽到朋友說中廖村的‘騎行綠道’不錯,今天過來體驗果然名不虛傳,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王建新看到美景,忍不住下車拍照留影。
同樣因騎行與三亞結緣的陳晨也豎起了大拇指,她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在三亞體驗綠道騎行,這里為騎行愛好者們提供了很專業的騎行場所,不僅能親近大自然,還能一邊騎行一邊體驗黎族村落的樸實民風。
寄情綠水青山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廖村是三亞第一個“五星級”美麗鄉村,曾榮獲“2016年中國休閑鄉村”“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稱號。一直以來,這里風光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民風淳美,引來眾多游客探尋美麗鄉村之美。原生態的保護和開發,也讓中廖村“好山好水好黎家”的招牌聲名遠揚。
綠色瀝青鋪就的騎行道色彩鮮艷,從高處俯瞰,宛若一條綠色綢帶蜿蜒在青山綠水間。記者劉麗萍 攝
“騎友”王長貴說,“退休后就愛上了自行車,走進大自然感覺人更接地氣、心更豁達,來到中廖村最大的感受就是,海南的美麗鄉村建設真正是讓老百姓得實惠,環境好了,便民服務多,越來越多的游客,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三亞市吉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令輝表示,美麗鄉村將成為三亞濱海度假旅游的有力補充,形成山海互動、藍綠互補的旅游格局,中廖村在建設過程中更注重保留原生態,為三亞市民與游客提供了一條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村的健康休閑步道。
綠道途經風光。記者劉麗萍 攝
2018年,建設方將對大茅村片區內剩余15公里村路,按照同等標準進行改造升級,并結合沿途田園風情、村落文化等元素完善騎行綠道的旅游標識系統和休閑驛站服務區,聯合三亞市自行車協會等專業機構組織騎行賽事,打造世界級體育IP,助力大茅美麗鄉村建設。
據悉,中廖-大茅“騎行綠道”2月4日將迎來首屆吉陽美麗鄉村自行車騎游活動,目前報名人數已突破800人,活動旨在推廣群眾體育,激勵更多群眾走出家門發現騎行樂趣。
?
?
相關鏈接:
首屆自行車騎行派廣州黃埔舉行 700選手冒寒參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