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仰光1月31日電(記者盧樹群 莊北寧)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緬甸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部31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共同召開會議,旨在推動中緬研究機構在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領域的交流合作。
會議回顧了2017年的研究成果,審議了2015年成立的3個研究小組和5個區域性國際合作基金項目小組的最終報告及2016年成立的9個區域性國際合作基金項目小組的中期報告,篩選杰出項目,并商討2018年工作計劃。
過去兩年,兩國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了6次野外考察,首次發現了超過300種植物及魚、蜘蛛和蝦的新種類。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李寅博士在開幕式上向相關科研人員表示感謝。他指出,這些發現不僅豐富了人類關于生物多樣性的知識,還增強了對東南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保護意識。
該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設在緬甸的第一個境外科教合作機構。中心自2015年8月啟動建設,落戶于內比都的緬甸林業研究所,是中緬雙方科研合作、培養年輕科學家的平臺。
?
?
相關鏈接:
中緬邊境賭場綁架調查:人質家屬群有70多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