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近日,一場關于“洗稿”的爭端在自媒體江湖引起了軒然大波。兩位在自媒體寫作圈頗有影響力的“大V”針鋒相對、隔空互懟,揭開了新媒體寫作亂象的一角冰山,也讓網絡版權保護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您當前的位置 : 黃燈籠辣評>政治經濟>

    讓侵犯版權者越不過雷池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02-01 09:29
      原標題:讓侵犯版權者越不過雷池

    ??? 近日,一場關于“洗稿”的爭端在自媒體江湖引起了軒然大波。兩位在自媒體寫作圈頗有影響力的“大V”針鋒相對、隔空互懟,揭開了新媒體寫作亂象的一角冰山,也讓網絡版權保護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從以前在線下買賣盜版書、盜版光碟,到今天點點鼠標就能“搬運”他人的智力成果——侵犯版權的困擾由來已久。尤其在知識共享時代,互聯網就像一把雙刃劍,既促進了知識與信息的流動,也為盜版侵權、抄襲剽竊打開了方便之門。

      這扇方便之門讓版權侵犯更便捷、更隱秘。比如有些擁有海量用戶的新媒體平臺,借助技術手段自動抓取他人的新聞作品,既未獲得授權,也不標明來源,打著“轉載”的幌子,大行侵權之實。再如抄襲剽竊,除了大段摘錄、整篇“拿來”,不少網絡寫手以洗稿為能事,從微調表述方式、更換段落順序、改變句式結構,到借鑒文章框架重填內容,洗稿的手段五花八門,“手藝”爐火純青;更有甚者,在網絡文學界,一些寫手借助“寫作軟件”竟能解放大腦和雙手,通過東拼西湊自動生成小說,然后坐收財源滾滾……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些原創的“搬運工”依靠一雙無恥的剪刀手,大發不義之財。試問,如果抄襲就能賺錢,誰還會安心搞原創?如果雷同也能贏得聲譽,誰還會精益求精?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盜版侵權、抄襲剽竊讓投機者獲益,讓原創者寒心,進而“劣幣驅逐良幣”,污染著整個行業的生態。僅以在新媒體圈司空見慣的抄襲而言,當前一篇篇經過改頭換面、移花接木的大作充斥著網絡空間,看似內容的生產力空前強大,各類資訊日益豐富,實則同質化嚴重,敘事重復、觀點雷同,種種病態讓人不勝其煩。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網絡版權侵犯、抄襲剽竊屢見不鮮,問題主要出在哪?一言以蔽之,肆無忌憚。抓取他人內容不費吹灰之力,即便被抓個正著也不會賠出痛感;一些剽竊行為相對隱蔽、“巧妙”,即便被原作者死磕,也不會身敗名裂。比如去年騰訊起訴今日頭條,法院判決后者構成侵權,287篇涉案文章共獲賠償27萬余元——這個數字相比于龐大的廣告、流量收益而言無異于九牛一毛。正因此,很多平臺、個人成為剽竊侵權的慣犯,他們對于侵權如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甚至還理直氣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怎么辦?提高違法成本勢在必行。一方面,要持續增強法律的震懾力。在立法層面,當前版權保護力度、精細度,尚未完全跟上新媒體的發展腳步,版權保護仍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帶,仍有不少漏洞可鉆,對此要進一步厘清邊界,明晰標準,同時提高懲戒力度,優化維權流程,解決維權周期長、懲處執行難等問題,讓侵權者不敢越雷池半步。

      另一方面,要壯大維權力量。在監管方面,不妨進一步強化平臺責任,倒逼技術升級。目前知乎、微信公眾平臺已嘗試“維權騎士”“原創保護”等機制,但面對花式翻新的侵權手段仍需不斷升級技術,創新手段。此外,在維權方面,可以向行業協會等組織借力,比如新聞版權保護可以建立版權保護聯盟,支持成員維權,提升媒體在新聞作品版權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導能力。當然,壯大維權力量還要做好版權理念的呵護與培育,鼓勵更多讀者、平臺用戶自發地比對雷同內容,揭發侵權、抄襲亂象,讓版權保護成為一種全民意識、全民行動。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版權保護的背后是鼓勵原創、賦予知識以尊嚴的價值追求。互聯網不是版權保護的“法外之地”,而應該是版權保護的重地。讓版權保護進一步釋放潛力,要從法規約束、技術識別、行業自律等多方面著力,為網絡內容創新保駕護航,為優質內容生產提供更好的環境。

      (廣州日報評論員 夏振彬)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夏振彬] [編輯:王思暢]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