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今年以來大漲近3.5%
外貿企業需正視敞口風險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近3.5%,部分企業感受到暴露“美元敞口”的風險。
2月1日晚間,超聲電子發布關于公司2018年1月份匯兌損失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稱,經初步測算,預計2018年1月份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因人民幣升值導致匯兌損失約人民幣4500萬元。公司將通過及時結算外匯、縮短賬款期限等手段,調整外幣資產和負債規模,減少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升294個基點,報6.3045,創2015年8月11日以來新高。盤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升破6.29關口。
回顧1月,人民幣匯率已累計上漲近3.5%。由于美元匯率持續走低,人民幣匯率相對升值,外貿企業的匯兌損益出現分化。伴隨人民幣升值,受益于匯兌收益增加的有航空運輸板塊、原材料進口成本降低的造紙印刷板塊。Wind數據顯示,受人民幣升值等利好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航空指數上漲1.62%。受到沖擊的行業包括以出口為主的紡織、家電、機械、電子等。此前,百隆東方披露,預計公司2017年全年將形成匯兌損失約1.5億元(尚未經注冊會計師審計)。
有外匯分析師提醒,企業應通過套期保值提前做好匯率鎖定,從而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記者采訪了解到,外貿企業蘇美達通過制定嚴格的外匯套保制度,50%以上的業務均進行套期保值,有效規避了匯率波動風險。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對國內部分出口企業造成一定沖擊,但整體上對出口沒有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萬億元,增長10.8%。
在外匯分析師韓會師看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的幅度雖然較大,但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會對中國總體出口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
首先,真正影響貿易競爭力的不是雙邊匯率,而是對主要貿易伙伴的一籃子貨幣的總體匯率水平,也就是有效匯率。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較大,但由于美元對全球主要貨幣均貶值,人民幣有效匯率水平是比較穩定的,所以,總體上對貿易競爭力影響不大。
其次,即便是中美之間,由于兩國的出口商品結構不一樣,中國出口商和美國當地生產商之間在多數領域并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因此,匯率波動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認為,人民幣匯率走向清潔浮動是大勢所趨,國內企業應該抓緊時間,逐漸培養和提高適應匯率波動的能力,樹立正確的金融風險意識,專注主業,管理好貨幣敞口風險。(張玉)
?
?
相關鏈接:
人民幣盤中升破6.30關口 又創新匯改以來新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