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由中國石化主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承辦的石油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共同發布《石油藍皮書:中國石油產業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披露,2017年,中國成品油市場需求側有所改善,表觀消費達3.2億噸,同比增長2.8%。從供應主體來看,多元競爭格局業已形成。
中國石化副總經理馬永生出席發布會并致辭。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和聯合石化的專家分別就能源市場、油價貿易、勘探開發及煉化產業分享了主要觀點。
據悉,該書既是我國第一部石油藍皮書,也是中國石化首次向國內外石油從業者分享對石油市場的觀點、看法與判斷。藍皮書對涉及石油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的重大經濟問題和行業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關于中國和全球未來石油需求等重大問題的中國觀點,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對提升中國在全球石油石化領域的領導力和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引領全球石油貿易加速東移。中國石化作為全球最大煉油商,在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增強。
伴隨著全球煉油業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我國煉油工業也步入轉型升級階段。一是煉化企業基地化、園區化、一體化趨勢明顯;二是加快淘汰落后裝置,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三是煉油企業將加快結構調整,提高競爭力;四是煉廠生產工藝需要面對清潔化、低碳化的挑戰。當前,中國煉油工業產能已位居全球第二,因而對于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市場化改革將成為煉油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目前,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主體多元競爭格局業已形成,成品油市場化改革也會繼續進行,預計2018年中國成品油需求同比增加3%左右。
此外,依托良好的石油工業基礎,中國未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的空間十分廣闊。大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于外商投資煉化工業持開放態度,部分國家與我國已簽訂了雙邊貿易保護協定,其中不少國家與我國已有煉化工業合作的先例。多年來的改革發展,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能力為“一帶一路”地區的煉化裝置升級改造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最后,基于國家能源革命戰略和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判斷,可以將當前至2050年的能源發展劃分為結構優化期、結構過渡期、體系定型期三個階段。力求最終基本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
?
相關鏈接:
熱點問答:委內瑞拉石油幣究竟是什么·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