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2月2日電(記者肖艷)“以前貴州交通確實很不方便,我們運貨到南方,到黔南州獨山縣就走不動了,路況不好。”臺商童宥霖說。童宥霖1993年在貴陽市白云區開辦了一家制藥公司,至今已經有25年的時間。
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一座座大山像是屏障將貴州與外界阻隔開來。“路難行”一直是制約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現在是縣縣通高速,四通八達,高鐵、航線也非常便捷。我孩子現在也到貴州來發展了。”談起近幾年貴州交通條件的改善,童宥霖忍不住點贊。
實現縣縣通高速,15條高速公路出省大通道,實現建制村100%通瀝青(水泥)路、通客運,九座世界級大橋讓天塹變通途,斷航十余年的烏江航道復航……近五年,貴州累計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6448億元,建成高速公路3198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833公里。
此外,隨著貴廣、滬昆高鐵、渝貴鐵路的開通,以及預計將于2019年底開通的成貴高鐵,以貴陽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鐵網正式形成。全省“一樞十六支”的機場布局,目前已有1個干線10個支線機場,支線機場出港直飛航線達到130余條。
交通條件的改善,讓貴州的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大數據、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方興未艾。
曾經的阻隔成了風景線,逐步轉化為金山銀山。目前,貴州全省70多個景區已可以實現30分鐘進入高速公路系統。2017年貴州旅游總收入達7116.81億元。
惠普、富士康、IBM、微軟、高通等企業紛紛投資貴州,蘋果中國云、華為、騰訊等數據中心在貴州落地。貴州省商務廳數據顯示,已在貴州落地的200多個大數據項目投資額超過2400億元,落戶貴州的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已超過150家。
去年8月,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地政府簽約,共建經廣西南下的南向出海通道,將形成中國西部南北向的縱向大動脈。
被納入長江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的貴州,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的“三不沿”狀態正在轉變為近江、近海、近邊發展優勢,迎來更多的開放機遇。
?
?
相關鏈接:
貴州舉山地旗走全域路?旅游成經濟發展重要抓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