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2月2日電(國際觀察)美國會解密備忘錄 “通俄門”調查遭質疑
新華社記者孫丁 劉陽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2日解密一份有關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通俄門”調查的機密備忘錄。這份由共和黨人士撰寫的備忘錄指稱,在申請和獲得監聽前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的許可時,上述兩部門高層濫用《涉外情報監視法》。
共和黨強調,解密備忘錄是為了“透明”,而民主黨則抨擊備忘錄有誤導、不準確,意在破壞“通俄門”調查的公信力。
分析人士指出,備忘錄的公開必將加大兩黨的嫌隙,而且也會使白宮與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的關系更趨惡化。
指控濫用監聽權
這份四頁長的備忘錄由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德文·努內斯根據機密文件指示屬下撰寫。
備忘錄指出,2016年10月,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高層聯名申請并獲取監聽前特朗普競選團隊外交政策顧問卡特·佩奇的許可,他們向法庭提供的核心依據是由前英國特工克里斯托弗·斯蒂爾編制的一份材料。
備忘錄稱,斯蒂爾這份材料背后有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以及特朗普競選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團隊的資助。而且作為一名聯邦調查局線人,斯蒂爾違反保密協議與媒體接觸并對特朗普持有偏見。有資料顯示,他曾說過不希望特朗普當選總統。這證明斯蒂爾并不是一個可靠的線人。
備忘錄還指出,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明知以上情況,卻未在申請監聽許可或提出延期申請時向法庭作出說明。備忘錄援引前聯邦調查局副局長安德魯·麥凱布去年底出席國會聽證會的證詞說,如果不是斯蒂爾材料中的信息,是不會提出監聽申請的。
兩黨針鋒相對
特朗普去年5月以“領導能力不足”為由解除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職務,而科米當時正在主持聯邦調查局有關俄羅斯是否干預美國大選的調查。美司法部隨后任命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米勒為特別檢察官,繼續調查“通俄門”。
今年年初以來,米勒主持的“通俄門”調查已深入特朗普曾經的及現在的核心圈。輿論普遍認為,“通俄門”調查正在升級。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1月底決定公布這份備忘錄,并提交白宮審查后立即遭到民主黨方面的質疑。民主黨認為,力推備忘錄解密的努內斯與特朗普關系密切,而且此時正值“通俄門”調查深入推進之際,因此公布備忘錄的背后動機值得懷疑。
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也反對解密這份備忘錄。聯邦調查局近日發表聲明說,這份備忘錄省略了一些從根本上影響描述準確性的重要事實。司法部官員表示,公布這份備忘錄可能危及美國情報搜集工作。
努內斯在備忘錄公開后發表聲明說,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現了嚴重辜負公眾信任的情況,當重要機構受政治動機驅使濫用職權時,美國人民有權知悉。
民主黨方面則指出,這份共和黨備忘錄是一份精心挑選的指控,意在破壞由米勒主持的“通俄門”調查的公信力。
美國總統與國會研究中心副主任丹·馬哈菲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可預見的是,白宮和聯邦調查局的關系將繼續惡化。長遠來看,把情報和執法工作打上政治標簽從根本上不利于國家安全。
美國歷史學者蒂莫西·納夫塔利則直言,“我們正走向一場政治危機”。
影響“通俄門”調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早些時候同意解密這份備忘錄,他對媒體說,備忘錄披露的內容是不光彩的,許多人應感到羞愧。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把矛頭指向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高層,稱他們“把調查過程政治化,以支持民主黨、打擊共和黨”。
分析人士指出,備忘錄的公開無疑會對米勒主持的“通俄門”調查造成影響,督導米勒調查的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可能會被特朗普解職。
據備忘錄披露,羅森斯坦曾簽署了一份監聽佩奇的延期申請。《紐約時報》指出,共和黨人可能借此指責他失職,沒有妥善審查這份高度敏感的文件。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告訴親信,備忘錄給了他解職或迫使羅森斯坦辭職的理由。不過,特朗普2日回避了媒體有關羅森斯坦是否會被解職的提問。
如果羅森斯坦被解職,特朗普可以任命一名對白宮“更友好”的替代者督導米勒進行“通俄門”調查。美國耶魯大學法律問題專家阿沙·蘭加帕撰文寫道,米勒的上級可以拒絕他調查更多人、獲取更多證據或提起更多起訴,也可以直接解除米勒的職務。
?
?
相關鏈接:
“通俄門”反擊戰?共和黨要公開秘密備忘錄 FBI譴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