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層干部)為了大伙冬天也能吃上新鮮菜
——記天津薊縣農業局蔬菜站副站長李春生
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 冬日在菜市場上,除了蘿卜白菜等傳統冬季菜,西紅柿、黃瓜及各種葉菜大大豐富了百姓的餐桌,這得益于溫室大棚的普及。在圍繞蔬菜種植和溫室大棚技術推廣、節能省工大棚研發方面,天津薊縣農業局蔬菜站副站長李春生做出了突出貢獻,他被農民親切地稱為“李大棚”。
李春生有一本特殊的相冊,近百張相片里幾乎全部是溫室建造、蔬菜種植的內容。從事農技推廣30多年來,他首創西瓜嫁接栽培技術并推廣33萬畝,引進新品種169個、新技術31項,自主研發創新技術11項,獲專利授權4項,曾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全國“雙學雙比”優秀科技服務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李春生與大棚“結緣”始于1993年。當時天津薊縣引進了高效節能日光溫室技術,結束了本地冬季不能生產喜溫蔬菜的歷史,而帶來這項技術的是3個山東農民。在蔬菜站當了多年農技員的李春生得知這一消息既驚訝又不服氣:“山東農民都能干,我為什么不行?”于是他做了一個大膽決定:駐村學技術,幫農民建溫室。
“就是那年,我拿個相機一邊學一邊拍,墻體怎么建、立柱怎么連、棚膜怎么鋪,每一個環節我都拍了下來。”李春生說。1994年,山東師傅走了,李春生開始獨立包村指導,他要負責林莊戶村24個溫室的建造與蔬菜生產。
“第一年是個大考驗,相冊派上了用場!每天晚上我就對著相冊,想每個棚第二天該干什么,一家一戶一個環節也不能落?!崩畲荷貞浀溃骸爱斈贽r民建個溫室要1萬多塊錢,要是干不好,農民損失就大了?!?/p>
就這樣,他沒白天沒黑夜地守在建棚場地,3個月下來,溫室終于建起來了。他每天一個棚一個棚地轉,指導農民進行蔬菜種植管理。一年下來,每個棚收入約1.5萬元,農民笑了,李春生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小李一心一意,成天不離棚,比我們自己還上心?!闭f起當年往事,村民陳占池很激動。
一炮打響,李春生被農民親切地叫做“李大棚”。8年來,他指導薊縣6個鄉鎮28個村630戶農民建造蔬菜大棚3650畝,騎自行車行程超過3萬公里。
“正是這段時間,我與農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也積累了大量建造溫室的經驗?!崩畲荷f。
如何使大棚更加方便有效,一直是李春生琢磨的問題。2000年,李春生回到縣城后,又開始了新的思考:以前溫室都是外保溫,一下雪農民就要爬上去清掃,一下雨草苫還拉不上去,有沒有能讓保溫層在里邊的辦法?經過刻苦鉆研、反復實踐,李春生完成了新型日光溫室的結構設計,并建成國內第一棟內保溫日光溫室。
高效節能型內保溫日光溫室結構的研制成功,使溫室內最低溫度比普通二代節能溫室提高3至5攝氏度,蔬菜產量增加30%以上,節省勞力20%以上。2012年,薊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成,李春生把工作地點搬到了這里,悉心照料63棟現代化溫室大棚。
寒冬季節,溫室里清爽如春,滿目青翠。李春生對這一方天地到底有多愛?3年前,在女兒填報高考志愿時,他說:“學園藝吧,我可以把這么多年的經驗傳授給你?!?/p>
?
相關鏈接:
新華時評:給基層扶貧干部更多關愛
任務面前坐等觀望 抓落實千萬別當“三等”干部
退居二線吃空餉成“明規則” 不光是干部覺悟問題
57個紅手印留下的扶貧干部
審計署出臺新規加強內部審計 內審結果成任免干部依據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