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在寧夏吳忠市鹽池縣下鄉采訪時,一些干部告訴記者,近幾年鄉村文化的興起,讓一些村子連打麻將都湊不齊一桌人了!果真如此?記者隨意來到王樂井鄉官灘村,車子剛駛入村巷,寒風拍打車窗的啪啪聲就被喜慶歡快的廣場音樂所掩蓋。
在村文化廣場舞臺,一群身著紅裝、手持綠扇的婦女正在翩翩起舞,正中間一名手里扇子有半個身子大的小丫頭,格外顯眼。廣場對面,太陽曬到的墻根,小賣部的門口,籃球架下的空地,村民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一邊觀舞,一邊說笑,時不時冒出幾個追打的小孩,好是愜意!
“我叫王薈茹,今年9歲,在官灘小學3年級讀書,我喜歡跳舞,村里建成文化廣場后,就和阿姨們學著跳。”王薈茹說,自從有了廣場舞活動后,就再也沒有感覺到孤獨寂寞。
王薈茹的母親范文霞告訴記者,她嫁入外村,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在家務農,有時也外出打工,只能將孩子交給母親照顧。她感慨道:“天天看新聞上說留守兒童,我也心疼、害怕閨女受委屈,但現在放寒假來接丫頭,丫頭卻說要跳幾天舞再回去。”
“小丫頭大家都認識,我們剛開始跟著視頻學跳舞時,她就站在后面看,自己學著跳,結果學的比我們還快,最近幾個村要辦文化比賽,我們舞蹈隊要在開幕式表演,她是我們的王牌。”舞隊發起人之一張燕鳳說,王薈茹的加入,為廣場舞注入了別樣活力。
“全面小康要實現,貧困人口是短板;脫貧攻堅大決戰,補齊短板見長遠……”雖然沒啥文化,但汪樹果的快板《脫貧攻堅說政策》卻朗朗上口、鏗鏘有力。話音剛落,她快人快語:“我只念到小學3年級,詞是我和村支書王生泰一起寫的。”
“支書是我們村的文化能人”“當時我們沒有活動場地,支書在自己家建起了‘文化大院’”“支書對村里文化的事很上心”……雖然王生泰因年齡已退居“二線”為村黨支部副書記,但在官灘村村民口里,卻一直以“支書”稱呼他。王生泰說:“扶貧先扶智,物質上脫貧是第一步,文化脫貧才是長遠。”
行勝于言。2014年,王生泰就在自己家里辦起了“文化大院”,為村民提供文化活動陣地。而2016年寧夏啟動的貧困地區“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及文化扶貧工程更是為官灘村送來“文化東風”,目前官灘村擁有綜合文化服務室2000平方米,文化廣場、圖書電腦閱覽室、紅白喜事操辦大廳、棋牌室、老人日間照料室等設施一應俱全。
“大家都搞文化活動哩,現在支個耍錢的麻將攤子人都湊不齊。”在棋牌室,村民楊金彥“抱怨”說:“我主要在外務工,這兩年回來發現想打場麻將越來越難,想著棋牌室里可能有人,來了一看大都是老人在打撲克玩,還真是老有所樂。”
“你在外面掙得多,還想回來贏村里人的錢?”旁邊一位老人逗他說。
“我想贏,卻沒人耍啊!”楊金彥的話引得大家笑聲連連。他告訴記者,這幾年村里確實發生了大變化,垃圾箱隨處可見,村里還配有保潔員,村子不再臟亂差了,老百姓唱啊跳啊,鄰里也互幫互助,感覺比城里還好。
麻將聲止音樂響起,鄉村振興文化先行。鹽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旭說,自從近兩年官灘村文化興盛起來,過去的舊風陋習正逐漸消失,村民們生活豐富了,脫貧致富的心氣也足了。
官灘村“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變化,只是寧夏鄉村文化振興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寧夏已全面實現了貧困地區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達標、全覆蓋;每個村都按“七個一”標準配套建成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臺、一個圖書閱覽室、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影視器材及一套體育健身設施,而且培育和引導了一批鄉土文化能人。
?
?
相關鏈接:
定安坡春村唯一“老”公廁快塌了 村民盼重建
村民違規擺酒后村小組遭集體處罰 處罰內容包括暫停公路硬化
陜西野豬行兇致村民1死1傷 特警趕到后將野豬擊斃
港媒:北京兌現保護文化遺產承諾 十三陵1.5萬村民將搬遷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