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大道美麗如畫。 記者黃一冰 攝
整潔靚麗的道路,優美舒適的環境,溫馨干凈的公廁……海口積極探索,通過完善機制、健全措施、嚴格考評,下足“繡花”功夫,對環衛PPP企業作業質量實施監管考核,使城區環境衛生質量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為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環衛機械化 刷新城市容貌
早晨天還沒有亮,寂靜冷清的大街上、街巷里已響起掃把摩擦地面的“嚓嚓”聲。環衛工人騎著小巧的電動保潔車在馬路上來回穿梭,清掃路上的垃圾;交通主干道上,大型機掃車所過之處留下潔凈路面。“現在環衛工作輕松多了,大馬路上的清潔有大型機掃車,小巷子里有電動保潔車,減輕了不少工作量。”龍馬環衛工人李玉轉說。李玉轉從事環衛工作已經有9個年頭,從普通的環衛崗位到現在機動環衛崗位,見證了環衛工作方式的轉變。“現在基本上都是機械化工作,掃地又快又干凈,而且專人專崗,管理到位,環衛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近年來海口創新環衛工作模式,提升環衛工作質量和效率。2016年4月20日,美蘭區環衛PPP一體化項目簽約,標志著海口建成區實現了環衛一體化PPP模式全覆蓋管理,成為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一種有益嘗試和城市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的示范樣本。實行環衛一體化PPP項目改革以來,環衛部門管干分離,對環衛作業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和考核評估。
走在大街小巷里,地面干凈如新,每一路段都有專門的環衛人員負責,環衛工人在負責區域來回巡查,不放過一個衛生死角,不遺漏一片垃圾,隨時保持地面干凈。
“各區環衛部門嚴格落實定人、定崗、定時間、定任務、定標準的‘五定’制度和‘兩掃三保’制度。”市環衛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環衛PPP企業按照特許經營協議的約定,不斷增加機械化作業設備的投入,大幅提高機械化作業率,新增機掃車、清運車、護欄清洗車等一大批設備,“洗、掃、沖、吸、吹、干”一體化的環衛作業模式,使作業效率明顯提升。目前,海口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80%以上,一、二級道路的機械化清掃率達100%,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作業方式,既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道路清潔保潔效率,海口城市道路衛生質量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干凈整潔的萬綠園。記者黃一冰 攝
公廁“美加凈” 彰顯城市文明
“海口的公廁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干凈,有些公廁還很有特色。”市民吳憲說,如今在市中心、旅游景區、社區等都有公廁,給市民、游客提供便利,提升了城市形象。“環衛人員清潔及時,廁所里很少有異味,管理得十分到位。”吳憲說。
在海口公園一側的地下室內,公廁門口掛著“24小時免費開放”承諾牌。走進公廁,入口處擺放著兩個大型盆栽,米白色的拋光磚、棕色的涂料漆、木質隔間盡收眼底;免費手紙、洗手液、自動烘干機一應俱全。洗手臺上擺放著小盆栽,環境舒適溫馨。“公廁在地下室,會在廁所各個角落點上蚊香除異味,開風扇讓空氣流通,裝置空氣凈化器。”保潔員楊大姐說,公廁靠近公園、市場,每天下午4點人流量增加,她會特別用心地打掃。
據介紹,海口市新建公廁一律按照國家二類公廁建設標準建設,在功能布局、人性化設計、專業設備、專業化保潔等方面都大大提升了公廁的服務品質。公廁內安裝了通風處理設備,安裝噴香器,極大地降低了廁所異味,還采用生態處理技術、生物技術來實現糞尿資源化利用,既實現了節水、節能、污水零排放,又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同時,增設了管理間和工作間,為保潔人員以及周邊的環衛工人提供休息場所,改善環衛工人的工作生活條件。
據海口市環衛局副調研員劉波介紹,海口市對公廁管理十分嚴格,細化了公廁管理規定,每座公廁都有專人負責保潔,對公廁管理崗位實行持證上崗制度。環衛部門加強對公廁文明服務的監督檢查及考核評比,不斷完善公廁管理手段,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向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目前,海口市公廁總數量已達442座,基本做到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導向醒目、標志規范、清潔衛生。
環衛數字化 實行精準管理
走進海口龍馬公司GPS運營調度中心,工作人員打開“智慧環衛”管理系統,大屏幕上工人作業情況一目了然。
2016年7月,龍馬公司正式成立GPS運營調度中心,通過建立智慧環衛平臺這一創新形式提升管理效率。智慧環衛在項目運營中形成監控——收集——分析——處理——統計——預測——規劃的管理模式,對環衛服務所涉及到的人、物、事構建全時段、全方位、前后臺無縫對接、精準高效的服務系統,實時掌握環衛管理信息,深度挖掘環衛大數據,用客觀數據支撐管理決策,形成預警式作業。
“環衛與‘互聯網+’融合是環衛產業體制升級的迫切需要,公司已經為250余輛環衛作業車安裝了GPS衛星定位系統及行車記錄儀,為350余名一線管理人員配備了對講機,在30余座中轉站安裝攝像頭,以‘互聯、精細、智能’三部曲實現環衛工作智慧化。”龍馬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智慧環衛管理系統涵蓋了人員管理、車輛管控和設備設施監控三大模塊,實現人員、機械和設備一體化管理,效益已經初步顯效。
“通過采用GPS定位技術,對人、車有效定位跟蹤,結合數據形成信息化管理,從而提高清掃作業質量。”龍馬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隨時掌握人員、車輛的作業情況,有效消除了人員脫崗、怠崗不良現象;定量核算車輛作業油耗、人工效率,避免了車輛、人員的不規范作業。
2017年,玉禾田公司也投資建設了智慧環衛系統,與秀英區相關部門設備進行整合,形成轄區內大系統智慧城市管理指揮中心,達到資源共享、部門聯動、覆蓋廣、效率高的指揮系統。
記者孫衍玲
(海口網2月7日訊)
一線人物
環衛工人在清理公廁。 記者孫衍玲 攝
2月6日早晨天還灰蒙蒙的,龍馬環衛工人鄭義周已經早早來到負責的路段上開始一天的工作,忙到中午回家匆匆吃完飯,又趕回路段堅守到深夜。作為一名在環衛戰線工作多年的老員工,鄭義周和同事一起每天十幾小時奮戰在一線。為管好所負責片區的衛生,他在路段上的時間遠遠要比在家里的時間多得多。
1992年開始鄭義周從事環衛工作。“剛開始干環衛工時感受并不太好,朋友和親人們都不理解。”鄭義周說,但他愿意用一人臟換來萬人潔,創造清爽整潔的衛生環境同樣能實現人生價值,而他這一干就堅持了25年。
“我已經習慣每天在路上的日子,如果不上路工作心里會不踏實。”鄭義周說,多年的環衛工作經歷使他切身感受到,愛崗敬業,勤懇工作,平凡的崗位同樣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鄭義周1999年被海口市環衛局評為“先進工作者”,2002年被龍華區評為“先進個人”,2010年被評為“海口市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工程先進個人”,2017年被評為“海口環衛之星”……這些榮譽不停地鞭策著他。“只有認真繼續加油干,才能對得起這些榮譽,才能無愧于自己的選擇。”
記者孫衍玲
(海口網2月7日訊)
?
?
相關鏈接:
保障春節環境衛生 海口環衛局實行20小時清掃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