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2月7日電(記者陳國洲)以科大訊飛為核心團隊的“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7日在重慶市南岸區揭牌,這是重慶市搶抓智能產業發展機遇、實現“重慶制造”向“重慶智造”轉變的新舉措。重慶計劃以此為依托,至2025年打造2000億元級的大數據智能產業群。
在揭牌式上,科大訊飛副總裁徐玉林說,在國家宣布的四大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中,指出要依托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就是落實國家這一要求的具體舉措。
據了解,作為“中國智谷”(重慶)的核心團隊,科大訊飛目前在重慶推動落實重郵訊飛人工智能學院、智慧旅游、智慧金融、智慧政務、智慧教育和智慧司法等六大項目。
當日,科大訊飛聯合重慶郵電大學成立的重郵訊飛人工智能學院掛牌。科大訊飛西南區總經理婁超介紹,重郵訊飛人工智能學院將充分利用科大訊飛技術與人才資源,由科大訊飛為主負責課程設置和過程教學管理。學院將從2018年5月起招收研究生,9月開始招收本科生,初期辦學規模為2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約占600-900人。
根據重慶市的規劃,“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占地2.47平方公里,發展定位為“三區一城一圈”,即:特色智能產業集聚區,數據運營平臺集聚區,智能制造創新集聚區,智慧生活新城和智能化生態圈。到2025年,將帶動大數據智能產業總規模2000億元,匯聚國內外知名智能企業30家,集聚全國性數據智能平臺30個,引進培育國家級研發機構20家,涵養智能產業高端人才20萬人。
當天的揭牌儀式上同時舉行了首批大數據智能產業招商項目簽約活動,包括阿里賽迪工業物聯網項目、物聯網終端模組研發項目(物聯地帶·渝)、重慶南岸區電子產品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世瑪德智能制造項目等20余個大數據智能產業項目,簽約金額超200億元。
?
?
相關鏈接:
從民企“出海”看中國制造彰顯大國自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