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記者王欲然)外交部發言人耿爽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半島問題、馬爾代夫局勢、“南海行為準則”等答問。
會上,耿爽回應了在場記者提出的多個有關馬爾代夫局勢的問題。
他說,當前馬爾代夫發生的事態是馬爾代夫內政,應由馬各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國際社會應在尊重馬爾代夫主權的基礎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應采取使事態更加復雜化的舉動。中方也相信馬爾代夫政府、政黨和人民有智慧、有能力自主應對目前的狀況。
他還說,中國和馬爾代夫之間保持著友好合作關系。雙方簽署自貿協定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另外,當前馬爾代夫發生的事態是馬爾代夫內政。中方一貫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
全文如下:
答:美朝在平昌冬奧會期間能否進行接觸,國際社會一直拭目以待。
半島問題的核心是朝美矛盾,朝美兩國作為直接當事方,應該通過對話增進了解,建立互信,為最終解決問題逐步積累條件。
當前,半島局勢出現了難得的緩和局面,朝美進行直接對話有利于鞏固這一局面,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我們希望朝美雙方從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抓住機會,在對話方面邁出積極步伐。
問:中方將派誰參加朝鮮明天的閱兵式?
答:我們多次說過,當前,半島局勢出現了難得的緩和局面,我們希望各方都能采取行動鞏固這一局面,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的行動。
問:據報道,馬爾代夫政府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后,部分反對黨人士呼吁國際社會對馬政府施壓,甚至進行軍事干預,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在前幾天的記者會上已經說過,當前馬爾代夫發生的事態是馬爾代夫內政,應由馬各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國際社會應在尊重馬爾代夫主權的基礎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應采取使事態更加復雜化的舉動。
問:據報道,周一,梅賽德斯-奔馳在Instagram發布的英文帖子中引用了達賴的話,昨天,該公司道歉并刪除了這個帖子。這是否是應中方要求所為?
答:我看到了有關報道。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知錯就改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
這里我想強調,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方與外國企業進行了全方位合作,這不僅促進了中國的發展,也使外國企業受益匪淺。十九大后,中國各項建設事業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中國更加開放,更加自信。我們將繼續與外國企業合作,也歡迎外國企業繼續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希望外國企業能做到基本的遵循。
問:你剛才說馬爾代夫目前的事態應由馬爾代夫內部解決。可是現在馬爾代夫總統幾乎逮捕了所有反對派成員,包括最高法院法官、一名前總統,另一名前總統流亡在外,這怎么可能內部解決?你的意思是亞明總統應和反對派領導人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答:我說得很清楚,我們希望馬爾代夫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分歧,盡快恢復國家穩定和社會安定。我們呼吁的是有關各方。
同時,我們也相信馬爾代夫政府、政黨和人民有智慧、有能力自主應對目前的狀況。
問:前馬爾代夫議會議長也是反對派,他說總統亞明能承受壓力都是因為得到了中方的支持。他還說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中國對亞明的影響力,前一陣子中馬簽署的自貿協定就是一個例子。他還認為亞明在中方的支持下才會如此“有底氣”。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國和馬爾代夫之間保持著友好合作關系。雙方簽署自貿協定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事實證明,自貿協定簽署后,兩國合作進一步深化,給兩國人民也帶來了更多福祉和好處。
剛才我也說了,當前馬爾代夫發生的事態是馬爾代夫內政。中方一貫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
問:據報道,馬爾代夫前總統納希德呼吁印度對馬爾代夫局勢進行軍事干預,并派特使前往馬爾代夫以幫助解決馬危機。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剛才已經說過了,國際社會應在尊重馬爾代夫主權的基礎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應采取使事態更加復雜化的舉動。
問:據報道,新加坡國防部長稱中國和東盟國家不會在年內達成“南海行為準則”。中方是否也認為在年內無法達成該準則?
答:我看到的是新加坡外長維文昨天的表態,和你說的似乎不太一致。
維文外長的表態反映了中國和東盟國家致力于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的決心和信心。
去年11月,中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就啟動“南海行為準則”案文磋商達成重要共識。
經協商,中國與東盟國家將于3月1日至2日在越南芽莊舉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23次聯合工作組會。這是本年度首次機制會議,各方將就包括“準則”在內的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中方將以領導人共識為指引,與東盟國家一道,積極就“準則”案文展開磋商,共同構建符合本地區實際、滿足地區國家需要的規則架構。
問:中方提出幫助臺灣地區應對地震。臺灣方面是否已作出回應?
答:關于臺灣花蓮地震,這不是外交問題。國臺辦發言人已經就此發表談話,你可以上網查詢。
?
?
相關鏈接:
國際觀察:外部勿給馬爾代夫政局添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