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海結緣緣于“初見”,多年后他們見證了海南旅游內涵與方式的新變化
從“看大海”到幾十項玩海花樣
30年前的海口市濱海大道。資料圖
如今的濱海大道旁是海口西海岸景觀帶,是海口旅游的一大看點。記者張茂攝
海南日報記者侯小健 林詩婷
1月31日,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區。
盡管寒風颼颼,但蜈支洲島卻很“熱”,一撥撥游客涌向這座美麗的小島,在浪花飛濺的海島上追風逐浪,沐浴椰風海韻,盡享玩海樂趣。潛水、沖浪等極具特色的海上運動項目帶給游客動感、時尚的休閑體驗。
當天,來自新疆的李濱及家人在此玩得很嗨,他們一行14人來蜈支洲島體驗動感飛艇及其他海上娛樂項目。
是多年前一次游海南的經歷,李濱與大海結了緣。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曾來海南旅游。那次海南游,他迷上了海南。之后,他每隔幾年就飛來海南走走看看。“不過建省初期海南能玩的海上項目不多,過去到三亞,就是去天涯海角觀光,到亞龍灣看海,到大東海游泳。現在不同了,不僅能潛水,還有拖傘、摩托艇、蹦跳船等,還能坐飛機低空游,游客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從過去的看海到現在的玩海,變化實在是太大了。”李濱對此深有感觸。因為向往海南的大海,李濱從一名游客變為視海南為第二故鄉的“候鳥”。
看著景區內人山人海,聽到陣陣歡聲笑語,蜈支洲島旅游區投資發展部副經理傅太臉上露出了笑容。
傅太也因一次旅游,與大海結緣,與蜈支洲島結緣,甚至從一名游客變為景區管理者。
祖籍湖南的傅太,2006年從海南師范大學(原海南師范學院)畢業后,和一位同學相邀到蜈支洲島旅游,還體驗了潛水。“那次潛水讓我眼界大開,在清澈的海水中看到七彩珊瑚和顏色各異的熱帶魚,感覺太美、太神奇了。”傅太仍記憶猶新。
正是那次難忘的旅行,讓他留了下來。
潛水完畢,他倆便向景區人事部門遞交了簡歷,想在景區找份工作。可景區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說,景區暫沒管理崗位,便問:“收銀員和服務員干不干?”
“干!”傅太毫不猶豫。就這樣,傅太當了收銀員,他的同學則當了客房服務員。
10多年來,傅太先后在潛水部、營銷部、企劃部、投資發展部干過。“每次輪崗,對自己的業務能力都是一次提升。”傅太說。
蜈支洲島是2001年開園的主題景區,也是海南知名的潛水基地。傅太回憶,2006年,他剛上島時景區建設剛起步,僅有潛水、拖傘、摩托艇等10多個項目,客房81間,日接待游客量1500人左右。
近幾年,景區順應游客“求新求特”的旅游消費需求,不斷開發新的特色海洋旅游產品,引進了小飛魚、風洞、陸地沖浪、動感飛艇、法國海天飛舞、低空游等水上項目和體驗娛樂項目,從觀光游向立體化玩海體驗游轉變。
傅太見證了景區的旅游發展:旅游設施從簡陋變得日益完善,旅游項目從過去的10多項增至現在的70多項,景區從4A級升級為5A級,游客由少變多,日接待量從過去的1500人增至目前的近萬人次……
海,還是那片海;島,還是那座島。如今,借助獨特的資源條件和潛在的發展優勢,蜈支洲島旅游區正朝著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勝地目標邁進。
(本報三亞2月7日電)
游客在三亞西島景區體驗水上項目。記者武威攝
?
相關鏈接:
輝煌30年 美好新海南| 海南“點線面”綜合發力謀劃全域旅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