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交通晚高峰,這條路又是三亞的主干道之一,容易發生擁堵。”2月6日18時許,天色漸沉,寒風中,三亞市吉陽區月川派出所教導員文江山組織幾名路管員,在鳳凰路與海螺一路交叉路口指揮往來車輛有序通行。
自從當上了“三級路長”,道路交通管理也變成了文江山分內之事。“只要是在我負責的路段,治安、交通等大事小事都要管上一管……”話音未落,一位年近7旬的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在非機動車道上,他立即跑上前攙扶老人過馬路。
這一幕,對家住附近小區的吉林“候鳥”陳訓強來說,已經習以為常。“現在路面上有交警、民警還有特警等在指揮交通,道路順暢了很多,他們還經常幫助老人、小孩過馬路,感覺很暖心。”陳訓強回憶說,“去年我在三亞過年時,由于正是旅游旺季,車多人多,道路交通擁堵,挺鬧心的。”
三亞常住人口為59.1萬人,全年流動人口多達2000萬人次。每逢節假日,三亞成為國內外游客的熱門選擇,人流量、車流量也迅速增加,而市中心道路改造建設力度相對滯后,交通擁堵問題成為許多市民游客的煩心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為此,三亞結合全市實際情況積極探索,于去年9月底啟動“道路交通管理路長制”(以下簡稱“路長制”)。三亞拿出“繡花功夫”狠抓城市治理管理,全警動員把城市道路細化為一個個網格,全市124條道路共劃定總路長1名、副總路長2名、一級至三級路長共185名以及定崗定點路管員935人,加上配合巡邏防控力量約2500人,確保每個網格路障發生時有警力在崗,及時有效處理百姓的緊急事,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道路交通管理問題中擁堵等痛點問題,涉及到路、車、人。“做到道路交通暢通、安全有序,就勢必要投入大量的警力,‘路長制’就是從機制上找到突破口。”三亞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徐冰說。
打破警種界限,讓交通警察、治安警察在路面上既管交通也管治安,是“路長制”的一大特點。去年11月底的一場打架斗毆事件讓三亞市交警支隊吉陽大隊大隊長楊清萍印象深刻。“當天晚上11時許,在月川社區居委會附近,有9人正在打架斗毆,我們幾名路管員迅速上前處置,控制了場面。”楊清萍說,圍觀群眾看到交警也管打架斗毆感到驚訝,還有群眾為他們點贊,“這也是對我們的肯定,心里挺高興。”
繡花,還要把控好細節。三亞鳳凰路與海螺路口不遠處的一塊三亞市公安局路長制公示牌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公示牌上清楚地寫著三亞海螺路口至路燈所路段負責的各級路長和路管員,以及他們的工作職責,“每個人的手機號碼和監督電話都公示出來了,這樣我們在路上遇到什么緊急事就能直接聯系警察了。”說完,三亞市民黃元震豎起大拇指。
高位強力推動下,三亞“路長制”實施效果卓然。三亞市公安局警令部副部長兼指揮中心主任吳健透露,從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三亞“兩搶”警情與去年同比下降78.4%,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同比下降31.82%,受傷人數下降20%。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經驗交流會上,三亞市公安機關探索建立了“路長制”的做法受到充分肯定,獲評“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城市”。同時,省公安廳從1月起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實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除了屯警街頭,三亞還設立信息收集和統一調度平臺,發動廣大群眾及時報告各類路障信息,做“編外警察”。
去年11月,三亞市公安局公開了主要領導的電話和微信,并承諾熱線24小時開通,每個意見建議都有回復,邀請群眾協助公安工作;同時,三亞還專門出臺相關規定,確保溝通渠道暢通,能及時、負責地處理市民的意見建議……
“‘路長制’的實施,使得城市道路暢通了,人民群眾收獲了滿意,公安機關收獲了信任和動力。反過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廣泛參與,又支持著‘路長制’的長久發展。”徐冰說,“人民群眾、公安機關、公安民警的關系進入到一個良性和諧的循環之中。”
(本報三亞2月7日電)
?
相關鏈接:
《阿凡達前傳》三亞開演一周吸引近3萬人入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