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完了再去保護、毀光了再去懷舊的老路,還是不要再走了。
據2月7日《新京報》報道,臨近年關,北京進入鮮花銷售旺季,曾被抵制并禁止銷售的“干枝杜鵑”悄然走俏。不少人在朋友圈和微博曬出奇景:買回家時只是不起眼的枯枝,幾天后卻“起死回生”開出淡紫色花朵。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是大自然的滿園春色,是興安嶺的灼灼春天。只是,如此春色被拆零打包、折枝銷售,變成了瓶子里的“一現曇花”。
對興安杜鵑來說,春節更像是一場“春劫”。其被枝枝蔓蔓地砍伐零售,2017年春節時就很成氣候了。朋友圈“曬杜鵑”成風后,引發輿論熱議。此后,電商平臺甚至專門成立了“野生興安杜鵑”專項整治團隊,刪除了600余件相關商品,并于2017年4月28日發布禁售公告。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呼中區等地也曾下發《關于禁止采集和銷售興安杜鵑的通知》,因為野生興安杜鵑生長緩慢,一年僅長10厘米,亂砍伐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
今時今日看來,禁令是禁令、亂象還是亂象——市面上的“干枝杜鵑”,依然購銷兩旺。
砍花折枝,私欲作祟。正如學者所言,興安杜鵑是早春大量開花的優勢種,被破壞之后對傳粉昆蟲的生存可能有影響,對生態系統的長遠影響無法估量。不過,在這條售賣野生杜鵑的商業鏈條上,僅僅是買家審美的“剛需”在煽風點火嗎?
在野生杜鵑被剪枝的重災區,林業主管部門恐怕也要嚴守現場,不能讓杜鵑花陷入“公地悲劇”。至于運輸環節,快遞等物流企業完全可以強化查驗意識,拒絕對濫砍濫伐的杜鵑花枝“放行”。此外,但凡為“干枝杜鵑”提供銷售場所的,網上網下皆須雷霆出擊,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所謂“人工種植”的野生杜鵑,不過是遮人耳目的一個說辭。再豐沛的林業資源也架不住無序開發,濫采濫伐。如此下去,用不了幾年,這種杜鵑恐怕就要進入“瀕危名錄”了。賣完了再去保護、毀光了再去懷舊的老路,還是不要再走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對消費者來說,節制購買野生杜鵑花的私欲,守護的或許就是所有人的春天。
哪有什么“枯木逢春”,不過是自然生態的一腔悲鳴。別讓杜鵑的春天繼續淪為少數人家中的風景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