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打造生態宜居海口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海口”。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圍繞如何打造生態宜居海口,積極發表意見和建議。
市民在萬綠園內休閑觀光。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廖文川代表:持續生態修復 提升幸福指數
市人大代表廖文川建議,要全面審視、深刻反思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產生的根源,切實整改,并防微杜漸,做到舉一反三,防止類似問題頻繁發生;要繼續加大投入,以治水為重點,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設計修復方案,分步推進建設,讓全市“山水林田湖草”和諧共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工作,要劃得定、守得住,做到一張藍圖干到底。
同時,海口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察力度,加強執法監察能力建設,確保一方凈土。要壓實工作責任,切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發展的要管環保,管生產的要管環保、管項目的也要管環保;要建立環境違法打擊聯動機制,落實網絡化環境監管體系,做到打擊工作既有分工又有聯帶責任、情況互通及方案互訂。
龍翔春代表:治理農村污水 改善人居環境
市人大代表龍翔春說,海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污水任意排放污染村居環境、污水下滲破壞地下水水質等。
對此,他建議,采取優先納管,即對鄰近城鎮市政污水管網2公里以內的村莊,優先納入管網;對無法納管建設水處理設施,且污水量較大的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站,配合人工濕地方式解決;對居住分散的村莊采用分散式移動污水處理站加人工濕地、氧化塘等方式分散處理。
此外,要結合海口農村特點,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式、模塊化的模式對農村污水進行治理,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經濟實惠,還能有效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統籌可持續發展。
陳東委員: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
市政協委員陳東建議,建立適合海口實際的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確定在一些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行業,實行強制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對于這些特定行業,在設立企業、項目設計、企業年檢時進行監管,沒有購買強制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企業不得批準設立,沒有購買強制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建設項目不得審批,沒有購買強制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企業不得年檢;把企業參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作為審核換發排污許可證的重要參考條件,作為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上市環保核查的重要參考內容,作為環保評先創優重要審查內容之一,并將其納入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和綠色信貸參考內容。
陳東還建議,建立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基金,存放在指定(環保主管部門和相關保險公司共同確定)賬戶中,在以下情況下可以申請使用該基金: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責任事故;公眾利益受到重大損害;企業無能力支付賠償款項,或暫時無法追溯到責任單位。
記者羅津
(海口網2月12日訊)
?
相關鏈接:
三峽集團與宜昌共建綠色發展示范區助力長江大保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