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2月13日電(記者秦婧)36年前的春運,母親姚樹玲是石家莊開往成都列車上的一名餐車工作人員;36年后的春運,女兒高敏是石家莊開往成都高鐵列車上的一名列車長。
2018年春運前夕,西成高鐵全線開通,從石家莊到成都,單程僅需不到7個小時,可實現一天往返。高敏決定,購票帶著母親重走蜀道,實現母親埋藏在心底近40年的期盼。
10日8時,55歲的姚樹玲踏上了女兒高敏值乘的G89次列車,這趟“復興號”將解開那個一直縈繞在心中的疑問。
“30幾年的功夫,怎么就實現了一天往返呢?”姚樹玲清楚地記得,從陜西到四川到處是大山,列車每小時只能走40多公里,往返可是需要6天時間。
列車出發后,姚樹玲就一直盯著車廂顯示屏看,“200km/h,220km/h,247km/h”,她連忙用起手機拍下這一組組數字,記錄下這風馳電掣的“中國速度”。
“除了速度快,我們的列車車廂寬敞明亮,座位下面有USB接口,列車上還有WIFI,旅客都說好。”放下手機,聽著女兒高敏如數家珍般地介紹,姚樹玲忍不住離開座位,沿著車廂仔細地看著,“不一樣不一樣,真是今非昔比了!”姚樹玲喃喃道。
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經歷了3種車型的姚樹玲探尋著腦海深處的記憶。
“我剛跑北京—成都的189次列車沒多久,1982年的春運就來臨了。”姚樹玲回憶道,這是自己在列車上的第一個春運,也是在蜀道上的第一個春運,“人多,大包也多,人挨人、包挨包,超員200%是常有的事。”
1982年春運之后,189次列車改為北京—重慶間運行,但超員狀況依舊沒有改變。“記得當時北京到成都、重慶的列車加起來不超過4趟,川渝地區的人們去北京只能坐這幾趟車。蜀道通了,但出行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姚樹玲說。
36年后的2018年,高敏也迎來了在蜀道上的第一個春運。“雖然臨近春節,但從客流來看,根本感覺不到這是春運。”自2月1日進入春運起,高敏已經走了3趟車,卻從沒見過母親描述過的場景。
接過母親的接力棒至今,高敏已入路9年。盡管中國鐵路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前飛馳發展,但一代代鐵路人的堅守與情懷卻從未改變。
“我和媽媽都服務在鐵路行業,看著它越來越好,有一種無法言說的驕傲!我會繼續踏實工作,為我所熱愛的事業奉獻青春。”高敏的目光,透出無比的堅定。
?
相關鏈接:
鐵路今發送旅客939萬人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