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紅包小朋友很開心。
大齡青年還能愉快收紅包嗎?
廣東人派利是的儀式感得到不少人認同
大齡青年在網上討論該不該收紅包;外來媳婦被廣州派紅包的儀式感吸引……今年,不少人對紅包有了更多新體驗、新感受。
大齡青年:“大大方方收紅包”
由“少年”到“青年”再到“大齡青年”,收紅包的體驗也在發生變化,朋友圈里不少年輕人遇到困惑。
“一個27歲還收紅包的人,允悲。”網友檸檬柚梓蘇說。網友乘風Xin說出了其中的原因:“30歲了,長輩還給你派紅包,意味著什么?第一,長輩十分疼愛你,永遠覺得你是個孩子,見到你就想給你發紅包,你心里自然歡天喜地;第二,長輩用紅包刺激一下你,你還想拿紅包到什么時候?應該要成家了!內心隱隱作痛。”
是不是這樣?記者問了很多廣東的大齡青年,“沒結婚就大大方方收紅包”反而是共識,來自廣州番禺的韓先生今年28歲,目前已領證晉升“人夫”,但今年過年仍收到不少紅包,“在番禺人的心中,登記了還沒有擺酒,就等于‘未婚’,不但不用派紅包,還可以繼續收紅包;逢年過節,我們都會給長輩錢孝敬他們,長輩派紅包也會人人有份,圖個熱鬧,所以我們收紅包不會覺得尷尬,只會覺得開心。”
新廣州人:“簡簡單單確實好”
隨著一年一度“為老家收紅包代言”的時刻來臨,廣州人派利是,又被網友笑稱為“摳門”,“浙江派紅包500元起步的時候,廣州5塊錢打天下”“廣東除了潮汕地區,派紅包不會超過20塊錢”……
在廣州工作一年的陳先生說:“我比較認同廣東人派紅包的這種習俗。我的家鄉在安徽某市,過年過節結婚包的紅包也越來越多,現在基本都是上千塊錢,畢竟都是辛苦掙的錢,也不舍得,但礙于情面沒有辦法。廣東人將派紅包回歸到祝福與好彩頭,保留了派發紅包的初衷與實際內涵。”
湖南的陳小姐嫁到廣州人家后,也發現廣州是一個喜歡用“利是”來表達儀式感與祝福的神奇地方。“結婚派利是,開工派利是,不是親戚也派利是,未結婚的又一律被派利是……重要時刻是幾十幾百隨心,一般時刻是五塊十塊二十塊,紅紅火火,簡簡單單,不打腫臉充胖子,不怕被比較影響感情,總之人人吉利。”
?
相關鏈接:
王曉晨回家探親看奶奶 網友:孝心滿分
母女出售的一大捧氣球不小心飛走 網友爭相認購
情侶“蹭”慈善飯窮游新西蘭 網友:令人厭惡
國際政要、多國駐華大使通過新華網向中國網友拜年!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