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方位醫療保障 服務滯留旅客
19日起,海口因大霧出現間歇性停航后,海口醫療保障陸續到位,30余名志愿者沿路開展急救;120急救車24小時暢通,停在路邊隨時準備出發;市屬醫院組成5支醫療隊,在滯留旅客密集的點提供應急救治。
急救志愿者沿路救助
“我家孩子過敏了,能麻煩幫她看看嗎?”市120急救中心的急救志愿者趙曼云正和3個同事一起巡邏,遠處滯留旅客帶著一個滿臉通紅的小姑娘喊住了他們。原來小姑娘吃海鮮過敏,離島前一家人帶孩子去看了病,但是長時間的等待讓孩子頗感難受。
“往前走100米左右有醫療點,不用擔心,那里有醫生。”4個志愿者不約而同地為滯留旅客指路,小女孩也到濱海大道和丘海大道交叉路口的海口市人民醫院醫療點領取了藥膏。“我們有30多個急救志愿者,分成4個小組攜帶急救物品從丘海大道沿濱海大道至新海港巡視,沿路開展急救。”市120急救中心培訓科科長付杰告訴記者,21日上午8點30分,志愿者就在秀英港集中,他們攜帶急救藥包分組沿滯留路段前進,負責來回巡視5個新增醫療點之間的路段,發現、識別急癥病人,幫助呼叫120和應急處理,以及幫助、引導有需求的前往醫療點救治。
市屬醫院成立5支醫療隊
記者從市衛計委了解到,我市在秀英港、南港、新海港等地7個醫療服務點的基礎上,又抽調了市屬醫院力量成立5支應急醫療隊,在旅客滯留路段設點開展應急救治工作。同時增派醫療急救志愿者引導有需要的滯留旅客到醫療點尋求幫助。
市人民醫院醫療點醫生劉南蕓透露,藥箱內備足有常見疾病用藥,醫護人員也攜帶了血壓測量儀和除顫儀,常見疾病都能處理,120急救車就停靠醫療點附近最容易開動的位置,如有需要,可隨時呼叫。
每兩公里設一個醫療點
為加強醫療保障,組織市120和市屬5家醫療機構、急救志愿者,按照每2-2.5公里設一個醫療救治點和急救志愿服務點的要求,從丘海大道開始,沿南港方向增設醫療保障點,同時安排120急救車沿途往返巡診,調派醫護人員117名,急救志愿者30名,醫療急救車輛12部,確保一旦出現醫療事件,第一時間得到緊急救治。此外,市疾控中心深入各大港口詳細檢查了臨時安置點食品衛生和飲用水安全情況,指導現場工作人員開展蚊媒消殺和傳染病防控。截至21日12點,海口各臨時醫療點近3天累計為112名旅客提供醫療服務,多為感冒、頭暈、摔刮傷和胃腸道不適旅客,無急重癥患者。
記者李晶晶
(海口網2月22日訊)
?
?
?
相關鏈接:
海南19時55分發布海霧黃色預警 瓊州海峽能見度不足500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