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來,一些山寨離岸社團舉辦了五花八門的針對青少年群體舉辦的賽事: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大中華”杯全球華語大賽……只需要花幾十塊到幾百塊,就可以在網上報名參賽。
何為山寨離岸社團?
“中國國際節能環保科技協會”,“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中國法律教育協會”……乍聽起來,你一定會認為,這些“國字頭”的協會是有官方背景的正規組織。但實際上,這些組織屬于沒有在國內合法注冊的山寨社團。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政策漏洞,建立了各式各樣打著“國際”“中華”“中國”等頭銜的山寨協會以及在境外注冊、卻在境內活動的離岸社團來牟取非法利益。
據了解,這些比賽受到了不少家長的歡迎。對于家長來說,孩子們參加比賽,不僅能拿到各種各樣證書,還有機會錄制所謂的春節晚會,甚至站上國際舞臺,與世界各地的同齡人一比高下,既考驗技能更增長見識。但是,這些比賽真的有含金量嗎?孩子們能得到鍛煉嗎?
記者探訪比賽真相
“比賽國際權威認證——由主辦單位中國素質教育發展中心、世界華人聯合會教育專業委員會(香港)等權威認證;唯一,每一份獎證都有全國統一編碼的證書編號;防偽,每份證書都張貼防偽標簽……”,這是“大中華”杯全球華語大賽官方網站上,對比賽的描述。
這項賽事第十屆的中國區總決賽,2月19號在天津舉行。
組委會工作人員:“全國總決賽是在18年2月份。”
記者:我想問下這個有什么要求嗎?報名的話。
組委會工作人員:“報名沒有什么要求,自愿參賽。只要有我們報名點的地方都可以報名。”
記者:這個報名費需要嗎?
組委會工作人員:“報名費需要的,各地收費都不一樣。”
類似這樣的比賽,在網上,隨意搜索至少幾十個,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全球華人藝術節、中國青少年鋼琴公開賽……名目繁多,大多冠有“國際”、“全球”、“大中華”等字樣。
記者撥通“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的辦公電話,官網顯示,組委會還舉辦了“澳門鋼琴邀請賽”。
“我們一年做兩個比賽,一個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還有鋼琴,所以市場上的知名度是蠻高的,包括很多學生拿我們證書當作升學啊,考高校的加分項,都有很多的。”
工作人員說,2018年的藝術節將從三月開始:“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今年三月份舉行的比賽,三月份開始發動。一般的話我們是選拔賽一場,然后總決賽一場,選拔賽是在各賽區舉行選拔,總決賽我們會去到外國舉辦總決賽。”
2017年,該比賽有1000人進入決賽:“選拔賽有選拔賽證書,總決賽有總決賽證書,選拔賽優秀獎也有證書,一到三等獎可能有獎牌獎杯。總決賽有獎杯。我記得去年去參加總決賽的好像1000(人),選拔賽可能會更多。”
類似的比賽,在繪畫、美術、舞蹈、語言表達等多個領域都有。ICAA國際少兒書畫大賽工作人員說:“我們每年有十萬來個小朋友來參加比賽,有的地區反映比如小升初、老師的評級,會用到我們這個證書。個人參賽的話就是50元,最低的就是優秀獎,都會有證書。”
這類國家級甚至冠以國際比賽名義的賽事,究竟什么來頭?記者調查發現,比賽不僅山寨成分高,更與培訓、旅行產品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青少年比賽產業鏈。
這些山寨比賽陷阱要小心
比賽陷阱一:主辦方多為“山寨、離岸社團”,比賽取名隨意。
除了比賽名中冠有“國際”、“大中華”等字樣,此類比賽的主辦方也十分耀眼:
工作人員1:國際音樂教育家協會。
工作人員2:icaa國際少兒美術協會。
但記者通過查詢,發現其中不少是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社團”、“離岸社團”。“世界華人聯合會”與“ICAA國際少兒美術家協會”均在2016年7月民政部公布的名單中,而更多的社團根本無法在各級社團注冊中查詢到,比如“國際青少年藝術節”與“澳門鋼琴邀請賽”的主辦方——國際音樂教育家協會,只在網站上顯示地址在佛山圖書館新館。
比賽陷阱二:參加即有獎,交錢能出書,目的在賺決賽錢。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比賽有些免費報名,大多數幾十塊,最高的初賽不過幾百元。報名費,并不是這些比賽組委會賺錢的目標,出書、決賽繳費、出國比賽等一系列后續活動才是大頭。
以ICAA國際少兒書畫大賽舉例,個人參賽交50塊錢,至少能拿個優秀獎,如果交198元,不僅能得獎,孩子的作品還可以選編入冊,《獲獎精品集》上有“ICAA國際少兒書畫大賽 香港國際少兒書畫巡回展”字樣。
工作人員:每年會出一個紀念冊,紀念冊里會有孩子的作品,包括老師的點評,直接入編,參賽費就不用交了,多出一本書還有獎杯。
“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工作人員:費用今年還沒定,上一年選拔賽400多左右,總決賽我們會根據國家不同的經濟定的價格也不一樣。
記者查詢類似比賽,一般出國的費用基本萬元以上,行程以景點旅游為主。以一個名為中泰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的活動為例,除頒發榮譽證書外,其余均為旅游行程,前往玉佛寺、皮革展示中心、芭提雅觀賞動物表演等。
此前有媒體甚至曝出一些比賽的組委會給家長發空白證書,“要幾等獎回家自己填”的情況。
比賽陷阱三:協會發起,聯合培訓班,形成產業鏈條。
北京一家名為藍話筒的少兒播音主持培訓機構工作人員說,他們幾乎每年都會與類似的比賽有合作,2017年和“全球世界華人總會、亞洲藝術家協會”一起舉辦了“藝彩中國全球華人藝術節”:
“我們每年都有那種跟藝彩合作的比賽,沒問題的,每年很多,我們總部每年也舉辦很多大型活動。”
新尚美國際美術教育、北京啟智、山東天寧藝術等多個培訓學校,將學生獲得ICAA國際少兒書畫大賽獎項的照片發布到網絡,還有很多地方的中小學,組織學生參加,獲得了該比賽頒發的“先進單位”等稱號。
“大中華”杯全球華語大賽某地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想承辦地市一級的比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地市級組委會(的費用)是每年是5000元,作為參賽隊的話,每年是900元,組委會的話就比如說信陽市的話,就是有他這一家進行獨家承辦;如果是參賽隊的話就是信陽可以獨家讓你來做,其他的人想參與,那就只能通過他來參與。”
那么,那些所謂的地方組委會,交上去的錢,又怎么保本盈利呢?這位工作人員說,任何學生都可以免費參加初賽,初賽晉級復賽的學生,如果繼續參加復賽,則需要繳納每人80元的費用。而更大頭的收入在后面。以該省2017年的語文賽事為例,2000人參賽,復賽的獲獎比例是55%,其中有5%的人可以得一等獎:
“復賽結束以后會有全國總決賽,全國總決賽結束以后會有世界總決賽,這個需要交費的,那肯定不是全國賽的話大概4000多吧,全球賽的話大概1萬多。”
孩子的錢最好掙,這是相當一部分從事少年兒童培訓工作的人士普遍的看法。但是,對于稍有責任感的人來說,孩子的錢也最難掙,因為這些培訓、比賽等等,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稍有不慎,就會對孩子們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這些“山寨社團”何以泛濫至此?誰來監管他們的活動?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
?
?
?
相關鏈接:
海南啟動應急預案疏導瓊州海峽滯港車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