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君瘦小的身軀蘊藏巨大的能量。
海口網2月22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特約記者陳創淼 吳一華 攝影報道)“閨女兒,太感謝你們了,海口人太熱情了。”22日下午,在海口南港碼頭志愿服務站前,北京老人王瑞秀左手緊握著秀英志愿者薛君的手,右手豎著大拇指,連聲道謝。
愛心鋪坦途 熱心為旅客服務
連日來,一位身材嬌小,留著利落短發的志愿者不停往返于海口南港和新海港兩大港口服務站,服務滯留在港口的旅客,每天連續工作超12個小時,不曾停歇,她便是秀英區西秀鎮委副書記薛君。“忙得暈頭轉向都分不清東南西北了。”薛君說完也顧不上地面潮濕,一屁股坐在臺階上,深深喘了口氣。“我是江蘇人,本來跟我愛人商量好今年回家過年,好幾年沒回去了,我也想爸媽了。”薛君與丈夫結婚5年,平時工作忙一直也沒空回婆家過春節,本來小兩口計劃好今年回去跟老人共享天倫之樂,考慮到兩大港口都落戶在西秀鎮轄區,春節期間港口肯定會很繁忙,于是取消了計劃。
“有不少是老人孩子,在港口滯留那么久,心中一定很焦急,但很多旅客都能理解我們,給他們送去食物,說得更多的是感謝。尤其是一些老人,總是‘閨女閨女’地叫我,多苦多累都值得!”說起遠在家鄉的二老,薛君努力控制眼中打轉的淚水,“很對不住兩位老人,但我相信爸媽應該會理解吧。”
12345熱線+志愿服務 情滿旅客回家路
“姑娘,我在下車的時候,手機落在出租車上了,能幫我想想辦法找回手機嗎?”19日22時許,福建返鄉游客劉錚平來到新海港志愿服務站,向薛君尋求幫助。“不用急,我幫你打12345熱線問一下。”薛君一邊安撫游客,一邊撥打了政府熱線。“放心吧!后臺已經聯系上司機了,馬上給你把手機送過來!”聽到薛君這番話,劉錚平心里的石頭總算放下了,一下打開了話匣子,“你們政府熱線辦事效率太高了,我們工作性質差不多,回去后一定會好好跟你們學習!”23時左右,劉先生拿到了手機,順利返鄉,臨走前他們互加微信,反復叮囑薛君以后要常聯系。到家后,劉先生還不忘給薛君報了平安。
20日9時,重慶游客鄭女士通過12345政府熱線反映,希望南港志愿服務點能提供適合小孩食用的食品。當時接到辦件后,薛君就立刻跟上級部門協調,服務站補充了一些餅干干糧。“我給這位姐姐送去了兩瓶八寶粥,姐姐很感激。”薛君回憶道,當天晚上,鄭女士跟她反映孩子吃了八寶粥過敏,希望能提供適合孩子吃的稀飯。薛君了解情況后,立即協調對接,“第二天一早,愛心企業送來的熱騰騰的瘦肉粥,那位姐姐和兩個餓了一天的孩子吃得特別香。”說著說著,薛君眼神里透露出無限的滿足。
?
?
?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蘭:志愿者服務隊早“上班”·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